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

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

ID:58169755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_第1页
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_第2页
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_第3页
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题总结论文(陈婷芳)(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认识和思考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陈婷芳幼儿阶段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幼儿期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积累科学经验,掌握一些初步的科学方法和技能,为以后的学校科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和内涵进行了新的规范,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

2、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熟读《纲要》再结合实践,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尽量游戏化。一、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的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有:(1)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意活动的进程。因此,幼儿园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应该选择一些可以游戏化的教育内容。由于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借助假想的情景欢快愉悦地进行活动。因为

3、没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幼儿在游戏中能自由地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目的就是要借助游戏这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在没有任务要求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且,游戏化的科学教育能使幼儿始终保持对科学探索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这对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使科学教育活动游戏化,还专门购买了《幼儿科学趣味创造性活动100例》、《科学魔术》等书籍,结合幼儿的兴趣从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内容,组织了一系列的科学

4、教育游戏,如“有趣的肥皂泡”、“看谁搭得高”、“看谁坐得住”、“蚂蚁在哪里”、“水果的秘密”等。以“有趣的肥皂泡”为例,我在组织活动时,并没有向幼儿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只是让孩子们自己自由地玩“吹泡泡”的游戏,刚开始孩子们只是简单地吹吹肥皂泡,到后来,他们发现了泡泡的大小与肥皂水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吹泡泡时所用的力气与泡泡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发现了肥皂水的颜色与泡泡大小之间的关系,慢慢地孩子们从游戏中发现了一些科学的小秘密,达到了教师最初设想的目标,而孩子们自己也只是以为这是在游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5、。可见,游戏化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意识,令他们不但学科学,而且爱可惜,爱学科学。一、科学活动材料的游戏化在科学活动中要促进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自主获取更为广泛的经验,操作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着探索的价值,更体现了隐性指导。教师要围绕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确保活动效果的最佳化。由于游戏活动需要大量的游戏材料,因此,为了弥补幼儿园游戏材料,尤其是科学教育材料的缺乏,我们幼儿园老师还开展了“教师亲自动手,丰富科学教育游戏材料”的活动。

6、为此,教师们亲自制作了有关水、力、风、电等方面的游戏材料。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获得了许多科学经验,而且,在科学探索中体验了欢乐和愉悦,增加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例如科学活动《气球火箭》,活动目标包括认知目标:知道空气流动会产生气流,了解气流的用处,操作目标:探索气球的口的朝向与气球运动的方向,情感目标:乐于参与活动,积极探索,提高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为了达成目标,教师给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气球人手若干,打球筒四个,塑料短管10条,细线8条,每条4米长。活动中,先让幼儿自主探索,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再请幼儿两两自

7、由组合,幼儿两两合作,发射一个气球火箭。交替玩游戏。气球吹好后,贴在铁丝上,玩气流飞球比赛的游戏。最后,让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发射成果。本次活动,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目标设计了提供条件(自玩)—探索记录(发现)—引发思考(自悟)—分享交流(创造)的教学设计思路,丰富的可供操作化的材料是促进幼儿达成活动目标的保证。二、科学活动过程的游戏化幼儿园科学教育旨在通过为幼儿提供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好奇性,提高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获取与生活经验相贴近的科学常识,为学龄期科学概念的教育打下基础。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中教

8、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设置情景,引导幼儿兴趣,提出问题,让幼儿对问题进行假设猜想,再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猜想,然后记录信息,与同伴交流分享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我们就会发现,只要老师多给孩子们机会去尝试、去实验、去操作、去思考,活动中的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视野,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做风车》活动中,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