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2.doc

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2.doc

ID:58181908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教学形式教师石凯单位利辛县孙庙学区高堂学校课题名称比例尺学情分析本节课注重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构建新知识,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发现-------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抓住要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在本节课中要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区别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知识点多,容量大。抓住重点,个个击破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引入数值比例尺时重点抓住比例尺的意义让学生说,介绍线段比例尺时重点强调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强

2、调千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重点强调无论是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比例尺前项永远是图上距离等等,注重了细节的强调及学生易出错问题的强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水到渠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测量,绘画,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引入,认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西安吗?宝鸡

3、到西安的动力车坐过吗?动车美观、舒适,尤其是速度非常快,现在从宝鸡到西安只需要70分钟,比以前快了很多。可是有一只小蚂蚁很厉害,它只用5秒钟就从宝鸡到达了西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有二,一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二是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里恰好引出了小蚂蚁在地图上爬行的便图上距离,而我们坐动车所走过的路程就实际距离,非常直观形象的区分了两个概念,为新课做好铺垫。)(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师:下面我们共同作一个小研究,你能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的练习本吗?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这个小研究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

4、间,学生不能按实际大小画,只能想办法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让学生亲身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2、师:你打算画多长的线段代表1米呢,那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表达出来,完成下面的表格。(电脑出示,教师强调单位统一并化简)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结束了探究,汇总了答案,教师小结:这里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进行了比较,写出了比,这些比1:10      1:100    1:50……就是比例尺,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揭示了课题并板书课题)。要求学生能很准确的说出每个比例尺表示什么。3

5、、问:认识了比例尺,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地图上)电脑出示两幅地图:①数值比例尺1:40000表示什么?(这是一幅宝鸡周边地图,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甚至自己的家,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②线段比例尺:0  800  1600km告诉学生线段比例尺1格就是图上的(1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800km,2格就是图上的(2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1600km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即求比例尺要知道谁?(板书)1cm:800Km=1cm:80000000cm=1:

6、80000000(8千万)强调:①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    ②注意千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添5个0,去5个0)(这里利用两幅地图,自然而然的认识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使学生学会了相互转化)4、(接下来我说)看到了这么多的比例尺,刚才说的比例尺都是把实际比较大的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也可说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所以它们有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前项比后项小,,而且一般前项为1)那么在应用比例尺过程中还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

7、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这里注重了细节的强调,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三)、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我精心设计的,在区分放大,缩小例尺的同时练习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也是本节课的最重最难的一环节。我是这样引入的:最近老师想购买一套房子,在售楼中心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我想要面积大些的,你们建议我买哪套?(这里电脑出示两个房屋平面图来挑选,一个实际是图上的200倍,一个是100倍,选定面积大的第一套房屋,接着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实际面积。)(在计算住房实际面积这一环节中,学生

8、首先要思考的是实际距离应怎样求?它等于生么?从而导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一数量关系,另外学生最易出错的是先转化实际距离再求面积,还是先求面积再转化实际距离,在这里我创设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问题,从错误、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