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

ID:58211170

大小:8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9-05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_第1页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_第2页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_第3页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_第4页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AAA2014北京各区期末诗歌赏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期末诗歌赏析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8分)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无名氏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①(3分)D[本诗中,作者虽有盛衰有时、人生苦短之感,但仍发出及早“立身”的感慨,有积极进取的一面。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句表达的却是乐安天命的感慨]①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

2、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②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已用“悠悠”修饰“道”,又添“长”字,更显其前路漫漫(1分),强化了诗人的迷茫怅惘之感(1分);东风拂草本是春季之景,但着一“摇”字,写百草飘摇之态,感觉衰飒如秋(1分),暗示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

3、焦灼与悲哀(2分)。(意思对即可)海淀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13.时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完成①、②题。(8分)漫感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箭,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①B(3分)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

4、的复杂况味。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②“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②答案要点: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对联和诗,完成⑴、⑵题。(7分)花雨轻霏结青莲①世界云峰郁起现白毫相光②——乾隆题香山四大殿注释:①青莲:常用以喻佛。②白毫相光: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宿

5、香山寺•明•王世贞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①。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②天回象罔③愁。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④在南州。注释:①惠休:南朝僧人,后还俗入仕,诗人王世贞不愿步其后尘。②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③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④西竺: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发源地。⑴.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宿香山寺》这首律诗中的联和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3分)颔(或第二)对仗颈(或第三)【答案】CE⑵.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白云深锁”中“锁”字用

6、得形象贴切。B.第二句中“无劳”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C.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D.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E.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思路角度】①视觉角度;②动静结合;③借景抒情;④选择的意象(明月、松、泉流);⑤对偶(或对仗)等。10.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景物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

7、不少于150字)(12分)附: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丰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3)题。(8分)山亭夏日高骈①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意苏舜钦②别院③深深夏簟④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①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②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