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

ID:58233343

大小:3.30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7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_第1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_第2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_第3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行》word练习题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山行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石径(jìng)   雁(yàn)   嶂(zhàng)浊酒(zhuó)羌管(qiāng)寐(mèi)黯(àn)旅思(sì)独倚(yǐ)2.读准多音字(1)塞下:sài 其他读音:sāi 组词:填塞其他读音:sè组词:闭耳塞听(2)未勒:lè其他读音:lēi组词:勒紧二、重要词语1.寒山:深秋时的山。2.坐:因为。3.红于:比……还红。4.边声:边地的悲凉声音。5.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6.燕然未勒:指还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7.不寐:不能入睡。8.征夫:长年戍守边关的将士。9.黯乡魂:因思念家乡,心情悲伤。10.旅思

2、:旅居在外的愁思。三、作家作品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史,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帜。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练、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

3、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四、文体知识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近体诗在篇章、句式、字数、平仄、对仗、音律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又被称为格律诗。近体诗从形式上,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从句式上,包括五言、七言两大类。(1)律诗,每首八句,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有严格规定。每首八句,可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长律,每首十句以上。律诗一般偶句押韵,奇句不强求押韵,中间两联对仗。(2)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

4、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绝句中二、四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1.“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名句?点拨:(1)对比新异。将经霜的枫叶与二月鲜花相比,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花朵还要鲜艳。(2)诗人情感独特。强调红色,引起联想,使人们感到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3)富有哲理。经霜红愈浓,经受磨难志更坚,以鼓舞、激励人们。(4)诗之灵魂。诗人情绪转折,心灵变化尽在此顿悟中,境界也随之开阔。2.《山行》与范仲淹的两首咏秋词《渔家傲》和《苏幕遮》相比情调有何不同,从哪些诗句中可看出来?点拨:《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

5、本情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可从《山行》的后三句,特别是最后一句看出;从《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等句看出;从《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寒烟翠”“明月楼高……”等句看出。3.核心图解1.解释下面诗句中的加点词。(1)远上寒山石径斜(      )(2)停车坐爱枫林晚(      )2.文学常识填空。《山行》作者是晚唐诗人________,他与李商隐并提,世称__________。3.用“∕”给下面诗句划分节奏。(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2)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4.《山

6、行》是一首记游诗,也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秋山图。这首诗写景的视觉角度有什么变化?5.试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渔家傲》)(3)_____________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课内品读阅读《山行》,完成第6~8题。山 行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6.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2)霜叶:7.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8.“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

7、理?【类文阅读】(一)(2010·江苏泰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9~11题。柄柄芰①荷枯,叶叶梧桐坠。蛩②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9.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找出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

8、。(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李 白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③,双桥落彩虹。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