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备.docx

常见气体的制备.docx

ID:58289569

大小:15.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3

常见气体的制备.docx_第1页
常见气体的制备.docx_第2页
常见气体的制备.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常见气体的制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气体的制备兰州十一中苗华东一、设计思路:本课旨在通过对气体和收集的专题复习,让学生掌握三大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对有难度或较发散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一些习题的分析,由学生自行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2)在掌握气体性质的基础上,解决实验组合题,即以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三大气

2、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分析。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所学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小结,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组装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装置,并能说出制取的基本过程;(2)通过表述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3)通过讨论,系统掌握气体的制取过程及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问题讨论、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能力培养:

3、通过对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培养学生选择仪器装置,解决气体制备、气密性检查等问题的分析、迁移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已经学习过的,但在分析问题时有的不清楚。2、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可通过讨论来提高分析能力。3、中考题型见的不多,综合分析习题的能力不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通过对比合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学内容,运用媒体以问题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分析,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恰当的赞许,并提出合理性建议。通过质疑解疑、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教学,培养学生总

4、结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动脑,用心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实践总结、辩论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提示学习目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1)化学反应原理;(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3)操作步骤;(4)注意事项;(5)检验方法。2、以一道练习题引入本节课复习,通过练习,唤起学生对气体制备的相关知识的回忆。3、教师活动:提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回

5、忆以往知识,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启发、引导。小结:发生装置的选择展示:选择发生装置时的易错点学生:巩固强化深入探究:收集装置的选择收集一种气体之前,你认为必须事先知道该气体的哪些性质?[讲解] 气体收集方法主要由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来决定。学生完成PPT中的表格展示:收集装置中易错点学生活动:选择合适装置进行组装,讨论装置优缺点过渡:当装置选择无误后,能否顺利制得所需气体?学生思考:不能,还应检查装置气密性练习:气密性检查方法。学生讨论第二小题。4、教师引导讨论习题、加深理解应用(课件呈现)学生讨论:多功能瓶的应用小结:以一道中考题结束本次复

6、习。六、板书设计: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3、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4、检查装置气密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