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

ID:58379940

大小:20.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6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_第1页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_第2页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_第3页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_第4页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理论的文献综述分析摘要供应商库存管理是指将库存管理引入供应链中,供应链中上游企业根据用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库存信息等管理控制下游用户库存水平[1]。基于Magee[2]提出供VMI的定义以来,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不少专家和学者基于多个角度对VMI模式分析,在不断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慢慢演化出新的变体,并且截至目前仍处于不断演变、发展和完善中。在对目前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中发现,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都不相同,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VMI模式发展阶段概括VMI

2、模式发展阶段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决策分析、协调优化研究以及第三方物流参与的VMI模式。本文主要针对上述四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四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主要阶段主要时间跨度研究内容代表人物研究结论研究意义阶段一1958-1998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WALLERM.,CACHONG.P.BERNSTEINF.MAGEEJ.F促进成员间信息共享并可降低牛鞭效应理论上验证成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阶段二2000-2003决策分析余玉刚,蔡建湖,MISHRAB.K下游获利,整体利益达不到帕累托最

3、优寻找运用实践失败的原因,引导协调机制发展阶段三协调优化研究龚晓薇,唐宏祥,蔡建湖,WANGY.Z.设计契约建立协调模型解决供应链失调问题阶段四2007-2009第三方参与的VMI模式研究汤中明,张相斌,张梅艳,KUKG.,SHAHJ构建supplyHub和TPL-VMI模型促进在供应链协调机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2阶段研究综述2.1阶段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2.1.1信息纵向共享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因而在实际运作中供应链整体运营成本和风险都有上升,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统称“牛鞭效应”[3

4、]“牛鞭效应”是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高风险,这种风险直接增加了供应商的供货和库存风险,严重时可以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和管理秩序,使得生产、供应和营销紊乱,解决“牛鞭效应”是确保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通过优质客户服务的关键。2.1.2信息横向共享当供应链上下游出现两个或多个成员时,就会存在横向信息共享问题。但斌等[4]以生产提前期为变量,建立供货商库存成本模型,通过研究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购买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共享生产进度信息有利于增加收益,并且只要其中一个供应商生产提前期发生改变,供应商的

5、最小期望成本都会增加,与是否共享信息无关。2.1.3概括在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过程中发现VMI模式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问题集中表现在上下游成员的纵向共享信息。大量研究证据表明VMI模式无论是营销理念还是可控性都高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较好地抑制“牛鞭效应”。在文献的搜集中发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横向共享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即便有研究也不尽完善。2.2阶段二:VMI模式下的决策分析2.2.1供应链管理决策问题传统的经济订货EOQ模型不适合于VMI模式,不少学者都对供应链管理决策模型进行升级优化。D

6、ong等[5]针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通过在传统的经济订货量EOQ模型上引入VMI模式后比较了前后的库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成员的收益变化。余玉刚等[6]考虑了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订货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建立易腐商品VMI库存模型来分析供应商管理多个订货商的库存问题。研究表明易腐商品变质率对库存成本和补货策略有很大影响。蔡建湖等[7]就转运策略问题建立了由一个供应商和具有多个销售网点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库存转运模型。通过Stackelberg博弈求出最终的库存数量

7、和销售价格。蔡建湖等[8]以单位转运价格为参数,考虑季节性商品的特性,进一步总结分析库存转运策略对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VMI模式下的库存转运策略能够实现pareto改进。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库存转运是蔡建湖研究的创新点,他的研究拓展了供应链模型中上下游成员间利润分配问题。2.2.2供应链合作对象选取供应链合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合作对象同时参与多条供应链和外包业务等的风险。诸多学者对供应链中合作对象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很少涉及VMI模式下合作对象选择问题。刘德海等[9]分析了一个在

8、零售商处于主导地位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供货商选择的选择问题。考虑了零售商选择合作对象时的影响因素,并设计出合理的契约。本文在考虑将不能量化的信任度转化成基础设备和培训效率等可量化的指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不足之处是仅考虑最高、最低两种信任水平的供应商,难于适用介于最高、最低信任水平的供应商。2.2.3概括以上文献大多是针对一对一、多对一或多对一的供应链进行研究分析的,几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