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

ID:58379966

大小:3.20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9-07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_第1页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_第2页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_第3页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_第4页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速写人物动态与重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人体动态与重心,熟知人体的运动规律,掌握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重难点:人体动态与重心人体的运动规律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三.人体动态与重心画动态速写,对人体重心的把握很重要,重心不稳,人体动态就会东倒西歪,保持不了平衡。垂直线是用来辅助测量人体重心的一种方法,人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形成的各种姿势的稳定必然有赖于重心的支撑,重心是指人体重量承受的力点。理解人体重心位置,要根据不同的动态而定,注意培养自己的直觉判断力。有个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根据对人体姿态起稳定作用的受力点来确定人体的重心位置,同时,借助垂直线进行辅助测量。运动

2、规律构成了动态特征,运动规律的静止动态特征中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1)重心与支撑面:重心是人体重量的中心,是支撑人体的关键;支撑面是支撑人体重量的面积,指两脚之间的距离。重心的位置在人体骶骨与脐孔之间,由脐孔往下引一条垂直线,称为重心线;重心线的落点在支撑面之内,人体则可依靠自身的支撑;如在支撑面以外,则不能依靠自身支撑。(如图)静止动态的三种基本动态特征重心落在支撑的一只脚上,称为单脚支撑动态;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称为双脚支撑动态;重心落在两脚两脚即支撑面外,人体要保持平衡,则要依靠辅助物体支撑,称为有辅助支撑点的动态。(如作在凳子上的动态即

3、属此类)单脚支撑的动态, 重心落在支撑的腿上双脚支撑的动态,重心在两腿之间。有辅助支撑点的动态,重心在两脚与辅助的支撑物之间。(2)动向线:动向线是指人物之间的连线、左右肩之间的连线和臀部的左右连线。动向线只有在人物立正站立、头部平视的状态才是一种平行状态;人体只要稍微一动,动向线就是一种对立的状态。(如图)(3)形体转折:形体转折是指头、胸、臀三大体积的扭转变化。形体转折与动向线两位一体,动向线是形体转折的外在表像,形体转折是动向线的本质体现。(如图)(4)动态线:动态线是指人体由于动向线与形体转折的变化,带来的形体外在形态外缘上的变化。动向

4、线与形体转折主要体现在躯干的动态变化上,而动态线包括四肢在内的的全身动态变化的特征。最能体现动态外形变化的线条称为主要动态线,其他则称为辅助动态线或次要动态线如何画好动态线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它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2)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他的是动态辅助线。   (4)抓住人体的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

5、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和小腿与脚的结合处。四、注意事项与作画步骤1.写生注意事项起稿:观察是在理性的、有条有绪的基础上完成的。保持在观察中对人物整体的新鲜感受。人物动态慢写的起稿,对初学者用铅笔画为好,铅笔不要太硬,以免伤纸,以2B、3B、4B较为合适。起搞时要随时运用垂线与平行线对客观对象与画稿的表现加以比较和校正,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构图也是要在稿定的时候予以注意的问题。单人写生的构图虽然要求不高,但要以均衡饱满、大小、上下、左右合适为宜。一般规律是,画面的上部分空间比下部分小些,以免有下坠之感;左右空间画面中人物视线面对的

6、一侧或动势较大的一侧较空为宜,以免有拘促之弊。具体化:具体化即要准确,更要考虑到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垂线与平行线的运用在具体化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人物服饰虽然裁缝特点与质地各不相同,但是用基本形的概念去观察,即可以得出一人外形特征上的基本形状;将这人基本形状与画面上已具体化的服饰基本形相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人物形体以形体之间的空间、人物形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同样也具有基本形;将此空间基本形与画面上的空间基本形相互比较,同样也具有对形体结构、动态特征的校正作用。2.做画步骤1.定出人物在纸面上的位置,画出大外形及基本比例。

7、2.画出人物各部分的基本形,找出大的衣纹转折关系,定出五官位置及手脚的基本形状。3.用肯定的线条,放笔直取,画出全身。4.调整画面,强调重点,五官、手、脚要适当刻画,结构转折处要着重强调,做到画面完整。【张丽华《坐姿少女》】作品图例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