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PPT课件.ppt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

ID:58394210

大小:385.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9-07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_第1页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_第2页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_第3页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_第4页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克己复礼》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己复礼孔子问礼的典故老子是这样对孔子说的:“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了。”老子是这样临别赠言的:“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

2、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阨、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孔子是这样评价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孔子把老子比喻为龙,而且有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可见孔子对老子是何等的尊重。克己复礼:克,约束

3、,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我的理解:克服内心的私欲和恶念,净化自己的心灵,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符合礼的标准。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

4、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12.1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非礼:不合礼节[古义];调戏(妇女)[今义]敏:聪明请:希望事:做要义:要约束自己(克己)。思考1、请找出反映“克己复礼”观点的两句话?2、孔子为什么要回归周礼?探究: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

5、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只有单个的人将“礼”内化并按照“礼”的规范行事,才是“仁”。3.14从:依从7.5甚矣吾衰也复:再要义:推崇周礼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了孔子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主谓倒装(吾衰也甚矣)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病时,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

6、太王、王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中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论也!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

7、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居住了。有一天,成王看到天气很好,就带着人马到宫廷外去看看,走在路上,突然天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时成王就感觉到一定是他有一些做法不妥当,上天才会有这些异象产生。于是,成王就到太庙去祭祀,成王就发现了周公祈祷周武王延寿的这篇祈祷文,成王打开祈祷文一看,当看到周公宁愿让自己折寿而祈求兄长武王能够延寿的情真意切的话语时,成王内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惭愧,这么好的叔叔,我居然听信谣言,还让叔叔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结果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来,请周公制礼作

8、乐。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由此可知,周礼理想的境界是习俗延续、社会简单、人心淳朴、秩序稳定、较少的利益争夺。周公是孔子敬仰的古圣人之一,孔子把周公视为周代文化的代表,把梦见周公视为盛世有望的瑞兆。孔子推崇的是周礼的实质内容,(而不是周礼的躯壳)。3.16.25孰:什么觚不觚前者:名词,一种饮酒器。后者:动词,像个觚。要义: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要义:反对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