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变形监测考点重点.doc

中国矿业大学变形监测考点重点.doc

ID:58401302

大小:18.2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中国矿业大学变形监测考点重点.doc_第1页
中国矿业大学变形监测考点重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矿业大学变形监测考点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变形的概念:变形体在外力内力平衡受到破坏在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2.变形的分类:自身形变刚体位移。3.变形监测的特点:(1)精度要求变化大。(2)观测周期变化大。(3)需要多学科的配合。(4)综合运用多种观测方法。(5)数据处理要求高。4.变形观测的手段:(1)大地测量(2)摄影测量和遥感(3)专门(特殊)测量(4)空间测量5.建筑物变形的表现:沉陷裂缝倾斜挠区6.平面监测网的布设形式: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GPS网导线网7.变形监测网的三类点:基准点工作点变形监测点。8.监测网的布网原则:9.(1)应独立成网。(2)控制点不能布设在沉降范围之内

2、,同时不能把基准点布设在网的边缘。(3)网的形状由沉降范围决定。10.变形监测网的特点:(1)精度高速度快(2)包含静态和动态几何模型(3)灵敏度高,可区分性强(4)经济性(便宜)和高质量11.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分析:原始资料的整理和整编,统计和分析,逻辑分析(一致性,相关性)。12.建筑物的纠偏原则:(1)调查,(2)原因,(3)临时加固,(4)加强观测,(5)若地基土尚未完全稳定,采用“锚杆静压桩”制止进一步沉降,(6)考虑地基土的剩余变形,纠偏导致基础对沉降的影响。13.建筑物纠偏的方法:顶伸,迫降,综合纠偏方法。14.地表沉降的危害:(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

3、)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3)引起地下水回灌。15.岩层移动:矿体的地下开采,导致周边的岩层重力平衡被打破,应力重新分布,直至新的平衡。16.岩层的破坏形式:弯曲,垮落,滚动,片帮(煤的挤出),沿层面的滑移,地板岩层的隆起。17.垮落带:工作面开采到一定宽度,引起上覆岩层的垮落的岩层移动区域。特点:(1)导水又导沙(2)碎胀性(3)可压缩性(4)垮落带的高度取决于岩层的碎胀性(5)破碎程度具有分区性。18.裂缝带:采空区上覆岩层中产生裂缝,离层,断层,但仍保持层状结构的岩层。特点:(1)导水不导沙。(2)导水裂缝隙带高度与岩性有关。19.弯曲带:裂缝以上至地表的区域。

4、特点:(1)岩层保持整体性和层状结构,隔水性好。(2)移动过程连续而有规律,极少存在裂缝或断离层。(3)在竖直面内,各部分移动值相差很小。(4)开采深度大时,弯曲带宽度远远大于裂缝带。20.地表移动:地下采空区达到一定的范围,岩层移动发展到地表,使地表移动和变形。21.地表移动变形的三种形式:地表移动盆地裂缝塌陷坑22.地表移动盆地平底:地表下沉值将不再增加,而形成的最大下沉区域。23.充分采动:使地表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技术下应有的最大值的采空区面积为临界开采面积。24.超充分采动:充分采动后,开采工作继续推进时,地表有多个点的下沉值达到最大。25.非充分采动:未达到

5、充分采动。26.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在地表移动盆地内,通过地表最大下沉点所做的沿煤层走向或倾向的垂直断面。当充分采动时,垂直于充分采动方向的主断面有无数个。27.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的特征:(1)主断面上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最大(2)在主断面上地表移动最充分,移动量最大。(3)在主断面上不存在垂直于主断面方向的水平移动。28.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的边界点至采空区边界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矿柱一侧的夹角。29.移动角: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三个临界变形值中最外的点与采空区边界点矿柱一侧的夹角。30.裂缝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

6、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最外的裂缝至采空区边界与水平线在矿柱一侧的夹角。31.充分采动角:在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移动盆地平底的边缘在水平线上的投影与同侧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32.最大下沉角:在倾斜主断面上,由采空区的中点,与地表移动盆地的中点在地表水平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在煤层下山方向一侧的夹角。33.地表移动观测站:测点布设在地表,主要研究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34.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原则:(1)观测线应设置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2)设站地区,观测期间不受临近开采的影响。(3)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4)观

7、测线上的测点应有一定的密度。(5)观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之外,埋设要牢固。(6)测点埋设要牢固,设在移动范围内的观测点与地表同步移动。35.地表沉陷规律(重中之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