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病辨治心得.doc

黄疸病辨治心得.doc

ID:58427677

大小: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2

黄疸病辨治心得.doc_第1页
黄疸病辨治心得.doc_第2页
黄疸病辨治心得.doc_第3页
黄疸病辨治心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疸病辨治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疸病辨治心得  【摘要】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是慢性肝病的表现之一,由外感内伤引起,外感源于时邪病毒炽盛,胆汁外溢,伤及营血而形成色黄,内伤则由脾胃虚弱宿疾引发。  【关键词】黄疸;中医治疗黄疸病所在脏腑主要为脾胃肝胆,所病脏腑间又可相互转变。属疫毒之邪发病者,多为急黄;属湿邪为病者,湿从热化者,湿热熏蒸肝胆,胆汁泛于肌肤者为阳黄;湿从寒化,阻遏胆汁,胆汁浸润肌肉者为阴黄;血败不能华色者为虚黄。三症中以目黄为主,黄疸目睛发黄,病机重在血败,气血之黄疸病的治疗经验较多,现就其中医

2、治疗心得总结如下。  1中医治法  ①清热解毒、活血开窍:急黄主症发病急聚,色黄如金。由疫毒引发,毒热熏灼肝胆,胆汁泛溢,黄疸迅速加深,而致色黄如金,热毒内炽,耗伤津液,故高热烦渴,毒结阳明,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痛,热毒扰动肝风则手足抽搐。常用方剂为犀角散配伍用黄连、栀子、升麻和茵陈,方中犀角清热凉血解毒,黄连、栀子、升麻以增清热解毒之力,茵陈以清热利湿退黄。②清热利湿、佐以泻下:阳黄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由湿热所致,热重于湿者,身目俱黄,色泽鲜艳,发热口渴,大便燥结;湿重于热者,身目俱黄,头身困重,胸满脘痞。灼伤津液,阳明燥结,壮热烦渴,口苦

3、而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致腑气不通,恶心呕吐,最常用药物为祛湿药物,常配伍疏肝、解毒、活血药物,常用方剂茵陈术附汤,方中茵陈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配伍栀子以清利三焦之热,大黄通阳明之积,加茯苓以增利小便之力,加陈皮和胃止呕,加内金、郁金以化滞消食,胆道通畅而黄退。③温化寒湿、健脾退黄:阴黄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肝郁血瘀所致,其色虽黄,但色泽晦暗,伴脘腹痞闷,气短乏力,畏寒神疲、肢冷,大便溏薄。常用方剂茵陈术附汤,方中茵陈利湿退黄,附子、干姜、甘草等散寒化湿,白术、甘草健脾胃以利湿浊。湿邪较重者可加茯苓、泽泻渗利小便。④补气养

4、血、健脾柔肝:虚黄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气血化源匮乏或毒损阴血,以致气血衰败,不能荣华于色,故面目肌肤发黄,色淡不泽,血败不能华色,目黄、身黄而色淡;气虚不足以息则气短,血败失其濡养之能,见于头则头昏,见于心则心悸,故心悸气短乏力;脾运失权,脘腹不舒,纳呆便溏;肝主藏血,血虚肝无以藏,脉络失养,故胁肋疼痛,日久则腹中结块,气血败伤,下流于小肠,故夜间小便如浓茶。常用方剂八珍汤,方中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桂枝温通,芍药酸柔,桂枝配生姜、大枣,心甘而化阳气,芍药配甘草,酸甘而生阴血,诸药相配,阴阳双调,气血同生致妙。邓雪梅等[1]认为治疗肝

5、病除了应当去除湿热外,还应注意兼顾气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因此黄疸病除了使用祛湿药物外,还可配伍使用疏肝、活血、益气等药物,这样就会达到保肝降酶的效果[2]。  2讨论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其病因主要为外感内伤,外感源于疫毒侵袭或饮食不节,内伤则由脾胃虚弱或宿疾引发;外因重在湿、毒,而内因偏于虚、淤。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疫毒所致,多为急黄;气血衰败则为虚黄。其病机皆有胆汁泛溢,病位多在肝胆脾肾。中医治疗黄疸病重在辨证,辨证应首辨急黄、阳黄、阴黄、虚黄之形症,既急黄、阳黄、阴黄、虚黄湿热之邪,次辨

6、阳黄湿热之轻重,辨阴黄寒湿与血瘀。黄疸初期以实证为主,治疗重在攻逐体内湿气,据其邪气特性,确保二便的通利,小便利则湿有去处,大便畅毒无所留。急黄症的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并随病症轻重,选择攻下、开窍之法;阴黄症的治疗依据寒湿或血瘀的病机特性,采用温化寒湿、化瘀退黄的治法;虚黄的治疗以健脾生血柔肝为原则。中晚期治疗应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以防黄疸转生集聚、鼓胀。本病应与萎黄、黄胖病相鉴别,萎黄与黄疸皆有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均有气血不足的相似病机,但萎黄皮肤萎黄不华,且目睛不黄,病机重在血虚;而黄疸目睛发黄,病机重在血败。黄胖病与黄疸皆有肌肤发

7、黄的临床表现,亦有气血耗伤之相似病机,但黄胖病气血耗伤源于肠中钩虫匿伏,蚕食血气,致血虚不华于色,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黄疸则由气血之败,血不华色使然,故应鉴别之。急黄病势危笃,刻不容缓,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之外,应积极配合西医抢救措施。本病预后,阳黄症虽有转为阴黄、急黄可能,但预后一般良好。阴黄症迁延日久转为集聚、鼓胀者,以属难治之症。急黄症一般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邓雪梅,郭松和.浅谈从湿热论治肝炎的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07,26(4):19.  [2]张磊,周雪忠.5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症有效病例用药

8、规律研究.中医杂志,2013,54(8):671.  [收稿日期:2014-03-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