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

ID:58438001

大小:4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07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_第1页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_第2页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_第3页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_第4页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分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心洲地貌形成机制的有效分析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的外力作用,接下来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忆一下有哪些外力作用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流水侵蚀、冰川侵蚀、风力侵蚀风力搬运、流水搬运、冰川搬运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外力作用很好,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学习和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我的家在无为县高沟镇新沟乡一个叫做江心洲的地方,这里是长江之畔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全国四大电缆生产基地之一。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传奇。今天我们就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江心洲形成的外力原因有哪些。江心洲长江(点拨)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河床河堤和周围

2、岸边的关系。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观察的结果,总结得出“江心洲形成的外力原因”结论。长江中游由于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开阔,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多,为江心洲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河床底部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水下浅滩。它在枯水期也不露出水面,也很不稳定,可能因冲刷而消失,也可能向一岸移动成为边滩。第二阶段是浅滩堆积如果得到加强,致使过水断面缩小,水流流速加大,冲刷两岸,水道随着河岸后退而弯曲,加强了环流,促使粗砂粒即推移质在浅滩沉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泥沙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滩尾淤涨

3、,心滩不断下移。第三阶段是在心滩的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水面,生长植物,进一步稳定就形成了江心洲。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评价并得出结论:由河流泥沙长期搬运、堆积形成。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