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ID:5844386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3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其他论文之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前言:“差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有很多教育界同仁在如何解决“差生”问题已有很多具体的论述,也提出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笔者受新课程理念的启发,不局限于教育本身来看“差生”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对解决“差生”问题提出了一点新的看法,希望与教育界同仁共享。  “差生”,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后进生”或“学习有困难的”或“头脑迟钝”的学生。他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的说法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在“为了一切学生”的新教育理念下,“差生”

2、教育应当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一、“差生”教育的现状。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我国有3亿多学生,中小学生约2.2亿,其中大约20%的学生在成绩上属于‘后进生’,还有更多人属于‘隐性后进生’。就算这一比例有夸大之闲,但“后进生”的总数也是巨大的。在我们的统计里是20%,但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这些家庭来说就是100%。“后进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硬骨头”,更是家长心中永远的痛。多数后进生的家长一提到孩子就是长嘘短叹,愁眉苦脸。同时大量差生的存在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大量事实说明,品德行为不良的“差生”是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3、  以前,在应试教育下,我国基础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爱少数优等生、歧视“差生”的陋习,这甚至成为我们教学策略上的一种惯性或惰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我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认为“天生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也不再以分数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这些变化大大淡化了差生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改变以前的精英教育,而进行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广大教师重新审视我们眼中“差生”,改变以前的一些旧的做法,积极投身于“用爱转化差生”的行动中。同时也

4、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但是,随着新课程实施,我们的“差生”问题难到就真的迎刃而解了吗?实际上,差生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优秀学生更优秀、后进生更后进,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差生的教育等现象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犯罪嫌疑人的比例是逐年上升,东北某省公安厅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3年全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当年全部犯罪嫌疑人的比例分别是:13.6%、18.89%、22.30%、24.69%。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差生”的教育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新课程条件下“差生”教育面临的几个新问题。  为什么在

5、新课程条件下后进生的问题更突出了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宽松的环境、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差生”更差。  在旧课程条件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一样,学生都在被动、接受学习,一样的内容,同样的问题,一致的作业。有时候一些简单严厉的教育方式还能对行为习惯上的“差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后进生也被教师拉着走。而在新课程条件下,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要学生主动学习而不能强制学习,这就给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以可钻的空子。同时在新课程条件下,学生探究的多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基础差的学生参与的程度更少了,这些学生成了合作学习观

6、望者。时间一久,基础差的学生与其它学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二)理解的错误使“差生”更差。  同时,在新的教育理念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差异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承认学生的差异与个性,但是有的老师却认为差生的存在是非常正常,没有必要再费太多的功夫对差生进行辅导,甚至也有的专家也讲,学生现在不会的东西以后自然就会了。这些想法或做法会使我们在对“差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降,这些想法与做法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在对“差生”的教育中,依然缺少有效的方法。  

7、在防止“差生”形成的几个关键环节中,各方面的工作都还做得不够。我们对“差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与教育有关的每个环节。在对“差生”的教育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学校、教师、家长缺少对“差生”进行有效教育的方法。学校管理者关注的依然还是各项工作的评比。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依然还是比较粗放。教师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与指标,难免出现“逼”学生学习,急功近利的情况。家长望子成龙成凤,而又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从“差生”的家庭来看,绝大多数的“差生”的家长都不懂得教育小孩的方法或是家庭中有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如单亲、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没时间照料小

8、孩、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  (四)社会环境的新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