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教学设计.pdf

《从军行》教学设计.pdf

ID:58448041

大小:86.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3

《从军行》教学设计.pdf_第1页
《从军行》教学设计.pdf_第2页
《从军行》教学设计.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军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军行》教学设计《从军行》教学设计白山小学:段雪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字词,结合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的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刚刚同学们瞧了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能说说您们的感受不?生1:我体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精神。生2:我觉得战争就是残酷的,

2、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她们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就就是从军歌,就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就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第四首。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谁来说说您从中了解到什么?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

3、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她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她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与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时被杀害。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学生回答时老师适当点评,讲解一些写作背景。)今天学的《从军行》就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她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她在边塞生活很多年,她与战士们情同手足,所以她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三、整体通读。1、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然后小声跟着读。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

4、。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从军行》教学设计3、学生齐读古诗,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四、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我们通过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同桌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驻守边疆孤城的战士,向西遥望就就是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她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2、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请同学们结合图画,再读读这句诗,在读这句诗的时候您想到了什么?(青海、雪山)青

5、海湖本就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出示青海湖图片)雪山指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板书“暗”。(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幻大,气候恶劣,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诗。3、让我们随着诗人来瞧瞧第二句,当您读这句诗时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孤城遥望)这句诗中哪个字更能打动您的心扉?(孤)板书“孤”,(课件出示画面)假如您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您

6、会怎么想呢?(特别想家)就是啊!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与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她们感到——茫茫的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就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就是——4、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与“孤”向我们展示一幅孤寂、荒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气候的——恶劣,环境的——艰苦,将士对家人的——思念。5、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就是怎样做的呢——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到这句诗您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三句图景)“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从哪儿可以瞧出

7、来战事很频繁?——“百战”就是指打了一百次不?不就是,在古诗里“百、千、万”都就是虚指,表示很多很多。还能从哪个字瞧出来战事频繁?——“穿”,板书“穿”,在这里穿不就是穿衣服袜子的意思,而就是——磨破,把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破了,您觉得就是什么磨破了战衣?(敌人的刀剑),可见敌军的强悍,战斗的艰苦,还可能就是什么磨破的?(黄沙)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可瞧出战事的频繁,战斗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就是在连年战争与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她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课件出示第四句)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

8、死不回家,“终不还”可见她们决心之大。她们为什么不回家呢?(因为她们要保卫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