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

ID:58451404

大小:425.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练习中图版必修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时跟踪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地区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解析:由图中模式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和甘蔗,可知该地区应位于我国南方纬度较低的地区,选项中只有闽浙丘陵符合题意。答案:D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图中除发展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鱼和生猪饲养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发展沼气,为农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该模式适合农村

2、地区发展,不会加快城镇发展,对促进民居集中影响不大。答案:B(2019·全国卷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3~4题。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解析:图中示意的是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故选B。答案:B4.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

3、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分拣开始,结合处理流程可知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是正确的,其他选项的流程都是错误的,故选C。答案:C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此回答5~6题。5.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使用高效化肥和农药,会污染

4、蔬菜和水果,影响生态环境。答案:B6.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所谓绿色食品,要求进行清洁生产,即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绿色食品的原料不一定是绿色植物。答案:B(2019·天津卷)太湖流城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5、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7.据上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解析:从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得知,原有桑蚕产业链终点只有丝绸服装、服饰,后新增加了蚕丝被制造业,后又进一步增加了桑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创意等产业。综合来看,产业链都是基于植桑养蚕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的多元化延伸,C正确。其他选项只能概括产业发展过程的一个流程,不能全面概括该镇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式,A、B、D错误。答案:C8.该特色小镇实现了

6、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解析:该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A正确;该地是利用产业发展吸引外来人口,B错误;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只涉及到了经济层面,C错误;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只涉及到了环境问题,D错误。答案:A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机动出行方式备受社会关注。下表为工作日居民总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出行概率的社区比较,据此回答9~10题。社区类型总出行距离(k

7、m)出行频率(次)机动出行概率(%)样本数均值均值均值个胡同社区18.353.3629.23198单位社区15.513.5633.44407新建商品房社区24.493.0256.68199政策性住房社区32.973.1259.83244注:机动出行概率=机动出行次数/出行频率×100%。9.工作日期间,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最多的碳排放量应来自(  )A.单位社区B.新建商品房社区C.胡同社区D.政策性住房社区解析:人们出行过程中,碳排放量与表中各社区的总出行距离和机动车出行概率呈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