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

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

ID:5845247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4

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_第1页
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_第2页
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_第3页
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粮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粮食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机制与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8AJY019【要报要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对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仍呈逐步扩大之势,农业补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仍然不高。本期《要报》提出,应瞄准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及主产区区域发展三大政策目标,实现“三大倾斜”政策,要通过健全补贴机制、设立青年农民种粮专项资金、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政策保险试点和强化相应政策法规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

2、展研究所蒋和平教授的研究成果《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一、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1、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农民增收和主产区区域发展虽然也纳入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但从实践上看对农民增收效应并不显著,并且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收入农民收入绝对差别仍呈逐步扩大趋势。如河南省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82元,比广东省3654.48元低1668.66元,2011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上升为6604.03元,但比广东省同期的9371.73元

3、相差扩大为2767.7元。虽然农作物播种面积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还是很小。同时,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也成逐步扩大趋势,如河南省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50元,比广东省同期的12736元低7286元,2011年河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为28661元,但仍比同期广东省的50807元低22146元。2、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综合性收入补贴力度不足4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种粮农民来说是普惠制的补贴政策,但这两项补贴政策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补贴标准仍然偏小。这两项补贴在大多数地区补贴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达

4、到100多元,但由于物价水平特别是农资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实际补贴额大打折扣,这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亩均补贴相比,我国粮食补贴力度明显偏低。二是补贴范围并没对所有粮食种植耕地进行全覆盖。不少地区当前按照计税面积进行的补贴,以前逃避税费等因素形成的“黑地”并没有享受补贴政策。三是是种粮大户并没有获得应有补贴。粮食补贴仍补给了原土地承包户,真正种粮的种粮大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贴。2、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专项补贴操作机制不健全从河南调研情况中来看,自2009年以后,逐渐采用补现金的方式,不少地区良种补贴均是通过农户的“一卡通”账户直接补贴给农户,无论农户种植的是何种品种,

5、种子来源无论是自留还是购买,只要种植的作物就给予补贴,这就失去良种补贴的作用和意义。客观来讲,良种补贴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并不算太明显,增加的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较小。二是配套工作经费缺乏。宣传发动、科学培训指导、印制补贴清册、核实上报面积、强化督导检查等是确保良种补贴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配套经费给予支持。三是补贴资金下达时间晚。不少地区上级下达实施方案相对农时往往滞后,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实际执行均比较晚,其良种增产的目标便难以达到。4、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效果不明显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目的是激励粮食大县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6、但从实践上看,还存在着奖励幅度偏小、县级政府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灵活性等问题,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二、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1、瞄准三大政策目标,实现增产、增收、区域发展共赢4粮食补贴政策应该瞄准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及粮食主产区区域发展三大目标。应根据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和付出的成本,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和各项支持,促进主产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确保主产区政府和种粮农民得到合理利益补偿。应重点向粮食核心产区倾斜,要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核心产区的范围,以便各类资源真正向核心区集中。2、实现“三大倾斜”政策,提升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效率粮食补贴政策应实

7、施差异化的补贴政策措施,具体是要实现“三个倾斜”。一是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粮食主产区的农业补贴标准要适当高于主销区。二是要向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区倾斜。特别是产粮大县资金要向核心区倾斜,重点是搞好核心区的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建设。三是要向主产区的种粮大户倾斜。应对当地典型的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地方政府在安排项目上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投入力度,例如对种粮大户的水利、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标准。3、健全补贴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