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

ID:5852803

大小:91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2-26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_第1页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_第2页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_第3页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_第4页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05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一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调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控制电器基本结构其选用方法。2、掌握基于逻辑代数的复杂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3、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4、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二、实验仪器电气控制实验装置1台电动机1台;万用表1只电工工具及导线若干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以炼焦系统中运煤小车往返运动的工程应用为背景,设计一小车往返运动控制线路,小车往返运动控制要求如图所示:初态:小车从原点启动(如图中位置),启动前压住行程开关SQO。系统运行要求

2、如下:按启动按钮SB1,小车前进,到SQA处停车,紧接着后退;小车后退至SQO处停车,再转第二次前进,到SQB处后再次后退;上述过程循环运行,直至按下停止按钮SB2,立即后退至SQO处停车。2、实验要求:根据小车往返运动的控制要求设计运煤小车电气控制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按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图原则绘制电气原理图;依据电机参数确定所有电器元件的型号与参数;按照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后,请重点关注其中的第四章)和“维修电工中、高级工”考核的要求完成设计线路的安装与调试。1)运用状态

3、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该系统具有多次通断电单元线路设计问题,要求针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约束信号选择”和“辅助单元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利用状态表进行该系统设计时应注意:(1)填写状态表时应考虑电动机正反转控制间的联锁关系,在正转向反转切换时,KM2通电是以KM1失电为前提,也就是只有互锁常闭触头KM1闭合后KM2才能得电,因此从KM1失电到KM2得电要经过一段时间,这反映在状态表上就是KM1的通电区域并不是占满整个工步而留有一定空隙,KM1也是如此。(2)对于执行元件KM1和KM2而言,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通断电多次,对应

4、状态表上将有多段通电区域,对于每一段而言,都应有一个X开、X关。一般来说,对于一个通电元件,若有N次通断电,则应有N个X开、X关。在选取X开、X关信号时应注意,选取X开、X关信号应只能开启和关断对应的通电区域,而不能开启和关断别的区域,以免造成误开启和误关断。(3)要根据误开启和误关断信号的数量,确定增加辅助继电器的类型、数目和通电区域,正确选取各辅助继电器的开启与关断信号。元器件数量在充分考虑经济性的情况下要尽量最少,线路必须简化。2)小车拖动电机功率为4.5KW,选择电器元件的型号和参数。3)画元件布置图,完成小车往返运动控

5、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1)电气元件的布置按主回路上元件的次序从上到下布置,如:进线→进线端子排→空气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出线端子排。其他控制器件根据接线的需要和方便排列在接触器或热继的旁边,同一类型的器件尽量排列在一起,以保证器件布置的美观和同一器件之间接线的方便和美观。(参见本实验指导后附图)(2)采用硬线接线,要求做到横平竖直。电器元件接线时可以走线的平面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底平面,另一个是与接触器等常开触点端子平行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内不允许出现导线的交叉(特别是底平面)。(参见下图1-1)图1-1电气接线要做到横平

6、竖直、同一个平面内不允许出现导线的交叉(特别是底平面)(3)采用螺丝、垫片压接的端子(如熔断器端子),线头必须顺时针弯制成圆圈,压在垫片下面用螺丝压紧。采用瓦片压接的端子(如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等的端子)可以将导线头直接插入压接,但建议插入压接的导线数目一般不宜多于2根。图1-2螺丝、垫片压接的端子、瓦片压接的端子接线例(4)控制回路接线时,根据原理图,按从上而下,从左至右的原则,一个接点一个接点的完成接线,即同一标号的接点一次完全接好,再接该接点下方的一个接点。控制回路不必讲究器件上下端子电路的“上进下出”,但主回路一定要保证“

7、上进下出”。(5)接线时建议先把横向的导线接好(一般是控制回路的),按照接线的顺序,由近及远,逐步增加端子出线后弯折的长度,使导线尽量靠近器件。控制回路的公共线一般最先一次接好。竖向的线(一般为主回路粗线)一般最后接。(6)接线时思路要清晰,先在原理图上确定接线接在元器件的上下端子的哪里(参见图1-3),再在元器件布置图上预先画一画示意图,再接线。要减少上下端子之间的绕接。如必须绕接,则要考虑走线的长短和布局的美观。图1-3电机正反转电路接线“上、下”标注图例4)记录实验中发生故障,画出故障现象的原理图,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四、

8、思考题1、对于由某个信号引起的误开启或误关断问题,在电路设计时一般采用何种方法加以解决?2、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若出现行程开关触头数目不够使用时应采用什么方法加以解决?3、运煤小车如在原位O点装煤需要三分钟,在A点、B点卸煤需要两分钟,试修改设计电路。4、分析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