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典诗歌.docx

鉴赏古典诗歌.docx

ID:58546215

大小:18.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21

鉴赏古典诗歌.docx_第1页
鉴赏古典诗歌.docx_第2页
鉴赏古典诗歌.docx_第3页
鉴赏古典诗歌.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鉴赏古典诗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永《雨霖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李白《蜀道难》)(辛弃疾《菩萨蛮》)(王之涣《凉州词》).鉴赏古典诗歌(直抒胸臆与情景交融)..蒋国本.一、[知识要点](一)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常见的直抒胸臆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种:⑴直抒豪情壮志: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⑵直抒愤世嫉俗之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⑶直抒悲思愁绪: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⑷直抒欢快喜悦之情

2、: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⑸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二)情景交融1、古典诗歌中的一些固定意象古典诗歌中有些事物既是环境刻画,但同时又被用来隐晦地表情达意,而某些事物还历代相沿成习,以致形成一些“套路”,成为固定的意象。这里举一些羁旅离别方面的意象,供同学们参考。写离愁所借之物有:柳(杨柳、折柳)、草(芳草、青草)、残月、长亭、短亭、南浦等。如:⑴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⑵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⑷何处

3、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⑸春草碧色,春水碧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写羁旅愁绪所借之物有:寒蝉、西风、归雁、夕阳、残照、斜阳、猿啸、子规(杜鹃、杜宇、蜀鸟)、鹧鸪、笛、管等。如: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⑵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⑶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⑷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⑸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⑹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⑺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2、借景抒情古典诗歌中关于情与景的关系,我们所熟知的有“触景生情、缘情布景、寓情于景”等艺术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情与景是紧密

4、结合在一起的。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则进一步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先人的这些话,可以说是对情与景关系的高度概括。古人写作时关于情与景的处理有些套路,即用特定的景来抒发特定的情,或者说根据特定的情来选用特定的景,诗人对其它景物可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面对某种特定的景物产生某种特定的感情,这就是“触景生情”;如《春夜洛城闻笛》(2002年全国高考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如果先有了某种情感,再想象一些与这种情感相一致的景物来渲染,这就是“缘情布景”

5、。如《闻雁》(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有时他们不直接抒情,而是描绘一种景象,感情寄寓在写景文字里,这就是所谓“寓情于景”。如《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待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上“触景生情”、“缘情布景”、“寓情于景”等手法,景与情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笼统地称之为“情景交融”。就写景的目的来说,是为了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抒发是“借助”景物的描写来完成的。这种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提示:在同一首中往往运用多种抒情方式,解题时一定要分清各种手法之间的区别,抓住其运用的主要技巧,结合诗歌内容,根据

6、题目规定的作答指向来回答,切忌囫囵吞枣,架空分析,硬贴标签。2二、[考题分析]考题1:(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题)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蛩(qióng),蟋蟀。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2、这句诗的抒情方式是:考题2:(2003年全国高考考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

7、,指世俗欲念。1、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香积寺的周围环境?2、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3、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3三、[反馈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景与情的角度看,诗人是怎样表达的?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抒情方式是什么?请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