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

ID:5856857

大小:3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6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_第1页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_第2页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_第3页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_第4页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委托-代理理论在R&D人员分享系数模型中的应用刘凤霞(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3)摘要:利润分享对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但是,分享系数难以确定。本文通过三级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首先确定R&D团队分享系数,然后确定R&D人员个体分享系数,解决了分享系数难以确定的困难,并将内部激励作用与外部激励作用引入到确定R&D人员个体分享系数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关键词:R&D人员;委托-代理理论;分享系数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ModelofshareCoefficientofProfitsforR&DPersonnelBas

2、edonprincipal-agenttheoryLIUFeng-xia(Schoolofbiochemistryengineering,BeijingunitedUniversity,Beijing100023,China)Abstract:ShareofprofitsisplayanimportantrolelinthemotivationmethodsforR&Dpersonnelofhigh-techenterprises,whilethesharecoefficientofprofitsindifficulttobecalculated.Bythemo

3、delofprincipal-agentwiththreegrades,theteamsharecoefficientofprofitsisfirstcomputedandthentheindividualsharecoefficient,inwhichthedifficultiesinsolvingthesharecoefficientisovercome.Meanwhilethefunctionsofintrinsicandextrinsicmotivationareintroducedintothemodel.Keywords:R&Dpersonnel;p

4、rincipal-agenttheory;sharecoefficient对R&D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是高新技术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Peter(1992)研究发现物质激励对R&D人员激励效果最好,特别是发明奖的激励效果最明显[1]。JinFengUen(2004)等人对台湾高科技企业R&D人员的个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Dimitris(2006)通过对希腊R&D人员研究发现,能够激励R&D人员的主要因素是薪酬[3]。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利润分享是物质激励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如何确定分享系数,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难题。因此,本文引进了

5、委托-代理理论解决分享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1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R&D人员分享系数确定模型的可行性分析在经济学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个称为委托人。当委托人关于代理人的信息不完备时,委托人将某项任务授权给具有和自己不同目标函数的代理人就会带来很多问题[4]。委托人想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但他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仅能观察与其行动相关的一些变量,这些变量是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一些随机变量共同决定的,委托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5]。_____

6、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刘凤霞(1969-),女,河北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新技术企业,由于R&D人员的工作过程难以控制,工作成果难以度量,因此,R&D人员的努力程度不可以被观测,而只能观测到其工作结果,即R&D人员具有主管人员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这样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其结果就会产生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设计激励合同来诱使R&D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行动,使得R&D人员为获得期望效用而努力工作,同时,企业也能获得最大收益。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很难设计合适的激励合同使得R&D人员和

7、企业方双方都受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委托-代理理论,因为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制定激励合同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6]。为了使R&D人员按照委托人期望的努力水平进行工作,就要确定R&D人员的个体分享系数,这是委托-代理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的分享系数可以由委托-代理理论确定。从上述分析来看,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分享系数确定模型是可行的。下面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分享系数和R&D人员分享系数确定模型是对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扩展。2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分享系数确定模型在高新

8、技术企业,R&D活动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