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

ID:58599716

大小:158.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0-20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_第1页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_第2页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_第3页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_第4页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叠词-通感和移就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叠词、通感和移就叠词的作用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明代学着杨慎曾说:“诗中叠字最难,唯少陵用之独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总结表达效果:______。摹状生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2、求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庭院深深深几许。总结表达效果:_______。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总结表达效果:______。艺术效果:一、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美。二、描摹形态声色,使事物鲜明生动。三、渲染氛围,表达感情。牛刀小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乐府﹒杨柳枝词(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

3、答案:叠词。好处:第一,增强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第二,写出了柳条的婀娜多姿、茂密青翠的特点。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1)从色彩和形态两个角度写出了春雨过后,水边草木的茂盛(摹状生动);富有韵律感(音韵和谐优美),增强表达效果。(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品味通感之妙通感的定义: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

4、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通感又叫移觉。通感的作用: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小泽征尔》艾青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爷爷的手杖》梁小斌当我闯了祸回头看望,爷爷天鹅绒般的目光,深深地埋藏着沉郁的思想(1)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同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2)夜晚的彩灯亮了,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3)黄昏时的阳光,温柔得就像纤细的丝带,

5、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   (4)所有的曲子交织成一条浅蓝色的丝带,飘得很远很远。   (5)在父亲严厉的呵斥声中,我听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与史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搀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示例一:“江城五月落梅花”运用了痛感手法,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示例二:

6、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示例三: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答出其中两种得2分)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

7、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2分)。移就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移就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巧妙的运用移就,能使文章简洁有力、生动活泼。创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和情调,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①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②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唐弢

8、《琐忆》)移物于人把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