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

ID:58608155

大小:85.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8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的启示教学目标1.人类面对不断而来的困难和挫折,要心平气和的斗争到底,这样才能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杰出的贡献。2.学习本文机智趣味的口头表达,认识口语交际的特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2.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的寄生态度的认识。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复习旧课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2、总体常识: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方法:举例子、

2、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语言:准确、简明3、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第1页共4页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二、作者简介:郑也夫,1950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主要著作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文化大革命当中,北上黑龙江建设兵团852农场务农,当过农民,八年半后返回北京,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郑也夫马不停蹄,跳跃式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攻读哲学硕士,八十年代中期,郑也夫奔赴美国,攻

3、下“丹佛”大学社会学硕士,取得双硕士。他对社会生活的杂质,仍然不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文是作者2003年5月12日“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郑也夫是中国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作为专业社会学家,他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建立在自己真实的生活观察中,自觉与官方保持距离,对社会发展持冷静和批判的态度。他曾经或至今仍保持的学术兴趣:知识分子问题,社会生物学,信任问题,城市社会学,消费与快乐。他的著述显然与这种兴趣紧密相连。他不申报,自然也就不享有一分钱研究经费,他拒绝参加任何评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洁癖所致。他的洁癖与执著,使他著作的出版遭遇了更多的压力与

4、周折。三、基础知识1、扫清字词障碍:砥砺dìlì喷嚏tì颠峰diān根瘤菌liú反刍chú豁免huò束手待毙bì觅食mì2、解释词语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字,形容很多。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元老:称某一领域中年龄长,资历高的人。第2页共4页可观:指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免疫力:生物对某种危害不感染的特性。分自然免疫和获得免疫。不可匹敌:不能相当或不能等同。匹敌,比得上,相配。谱系:泛指事物发展变化的系统。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言行自然,得体。不愠不火:形容人心情平和,待人接物不冷漠也不激动,不过火。四、把握文章关于文章的结构层

5、次(学生根据自学发言,教师版书总结):第一部分——认识细菌*****细菌的性质和特征*****(1)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2)细菌无所不在;(3)细菌在世界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的不可毁灭性;(4)细菌的生存策略。第二部分——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1)为求生存选择寄生;(2)启示:心平气和斗争到底。五、合作探究1、为了准确的说明文章的内容,课文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概况总结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师生共同探讨,寻找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1)列数字(2)作比较(3)举例子(4)打比方(5)分类别。2、举例说明这篇演讲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

6、达?师生小结:通过讲故事,形象比喻,拟人化写法,形象命名,接通日常化经验,通俗的口语表达等手法3、这篇演讲反映了怎样的主题?第3页共4页通过有关病毒,寄生的科学知识的生动介绍,希望人民以科学的态度,健康的心态,以精神意志上的从容应对,对待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4、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举例说明。(1)大量的通俗口语表达,包括通篇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使用为数不少的传神的口语词汇和明快的口语短句。(2)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贴切乃至传神的书面词汇。(3)因大词小用和事物间的巧妙联系等产生风趣幽默感。(4)由于简短、明快、风趣、设问、感叹等,使其充满对话、交流的语气六、布置作业:1、

7、完成词语的品味和积累。2、小作文:谈谈我对这篇文章的认识。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