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

ID:58608463

大小:71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0-20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_第1页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_第2页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_第3页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_第4页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枢性高热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枢性高热发热基本知识1何为中枢性高热2电冰毯的应用3发热概述体温升高=发热?发热基本知识几个概念何为发热?何为过热?何为生理性体温升高?发热基本知识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内温度比口腔温度略低0.2~0.4℃36.3~37.2℃比口腔温度稍高0.3~0.5℃正常体温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内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发热基本知识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一般超过正常体温0.5C以上。何为发热?致热原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发热?调定点并未发生

2、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称过热,是被动性体温升高。何为过热?体温升高→发热?癫痫大发作,甲亢某些全麻药中暑,汗腺缺乏症下丘脑损伤脑出血,炎症产热过度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调定点体温升高→发热?过热36℃40℃生理性体温升高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体温升高→发热?体温升高生理性剧烈运动病理性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有致热原无致热原体温升高→发热?中枢性高热发热概

3、述何为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数日。-----体温调节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调节体温的中枢在哪里?突然高热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不对称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寒颤。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皮肤发凉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一般血象不高。解热药物降温效果差。中枢性高热临床特点增加脑组织的耗氧量,加剧脑缺氧、脑水肿。如体温超过42℃,可使脑组织蛋白变性,酶功能失常,反过来加重脑损伤,导致恶性循环。传统的理

4、降温方法对中枢性高热疗效差。电冰毯降温。中枢性高热危害电冰毯的应用冰毯机的构造主机冰毯冰帽体温探头(头温、腋温、肛温探头)冰毯机的工作原理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促使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主要用于全身降温及头部降温,广泛应用于颅脑疾病(术前术后)、心肺复苏后的亚低温治疗,及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不退的病人。(1)恒温系统:适用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佳的患者。(2)亚低温系统:各种颅脑损伤引起的高热或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复苏后亚低温治疗可减轻

5、颅脑耗氧,改善预后,最新复苏指南要求亚低温治疗时间窗6—72小时,越早越好,目标温度32-36℃,并至少维持24小时)冰毯机的适应证(1)向病人做好解释核对工作。(2)准备用物:冰毯机包括(主机、冰毯、冰帽、传感器)、翻身垫、治疗巾或大毛巾、中单。(3)检查冰毯机的性能:确定机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冰毯机的操作流程准备阶段:(1)将患者身上过多衣物脱去,穿上单衣,并给予皮肤清洁。(2)将冰毯机放置于病人床旁,冰毯机的散热距离大于10CM,背面大于20CM。(3)接通电源。(4)放置冰毯位置:毯子上缘与肩平齐下缘

6、与臀部平齐,毯子上垫翻身垫与中单防止病人冻伤及污染毯子。冰毯机的操作流程操作阶段:(5)放置冰帽位置:冰帽置于病人头部内垫大毛巾或治疗巾,注意双耳及后颈部应垫上干毛巾或棉布,以免发生冻伤。清醒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6)放置温度传感器:体温探头放于腋下,头温探头放于耳蜗内,并遵医嘱设定冰毯、冰帽温度。(7)开机,遵医嘱选择所需模式(恒温或是亚低温)。冰毯机的操作流程操作阶段:1.压疮:冰毯治疗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易引起压疮、冻疮等,注意加强护理。2.腹

7、泻:低温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注意保护肛周皮肤。3.寒颤:可能与降温速度过快有关,以0.5℃-1℃/h为宜。4.呼吸系统感染:低温状态血液循环慢,患者全身抵抗力低,更易诱发呼吸系统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正确翻身拍背。冰毯机的并发症(1)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2)毯上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3)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一次。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小时

8、翻身1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注意事项(4)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和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静脉血淤积,血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战时可加用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果,清醒病人不宜将温度调的过低。(5)使用电冰毯避免降温过快,在降温过程中严格设定准确降温,每小时降温为0.5~1°C,特别是年龄较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