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

ID:58625498

大小:108.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7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_第1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_第2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_第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_第4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生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间隔注射三次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较多的淋巴细胞和抗体,免疫效果更强。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

2、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答案】A【解析】构建抗除草剂的烟草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含抗除草剂基因的DNA与运载体,而不是病毒核酸。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

3、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答案】A【解析】环境因素改变之后,资源和空间仍然有限,并且受到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个体数量变化仍然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点的高低取决于环境容纳量,不会因出生率提高而大幅增大;天敌大量捕食会引起被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结构的变动会引起种群个体数量高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5页的波动。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

4、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答案】D【解析】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形成单层细胞;单一细胞经克隆后其基因型不变;二倍体细胞培养时通常为有限细胞系;恶性细胞系多为连续细胞系,可进行传代培养。5.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答案】D【解析】图①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表明两电极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图②指针右偏,说明乙电极

5、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甲电极处膜处于极化状态。图④指针左偏,说明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状态,乙电极处已恢复极化状态。图⑤表示两电极均已恢复极化状态。6.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A.B.C.D.【答案】B【解析】无根幼苗可自身产生植物激素,诱导分化出根部。不可能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也不会在下部分化出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7.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高中生物试卷

6、第2页,共5页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图甲图乙请回答:(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______和______更高。(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和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答案】(1)光合速率光饱和点(2)CO2浓度过高

7、使细胞呼吸减弱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CO2提高(3)适当提高CO2浓度适当提高光照强度【解析】(1)据图甲可知,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比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具有更大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2)黑暗条件下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当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细胞呼吸,使CO2产生速率下降。c~d段CO2浓度下降,是因为给予了光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幼苗吸收CO2。d点时光合速率下降且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是因为受到了CO2浓度的限制,若打开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