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

ID:58650573

大小:200.3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0-23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_第1页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_第2页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_第3页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_第4页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10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实验者信息】【同组实验者】【实验日期】【提交报告日期】1引言1.1实验目的(1)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系数、反应级数和活化能;(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合反应特征的理解;(3)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1.2实验背景知识只有少数化学反应是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反应,而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大多数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表示。因此用实验测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间的关系,即测定反应对各组分的分级数,从而得到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乃是研究反

2、应动力学的重要容。对于复合反应,当知道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后,就可以对反应机理进行某些推测。如该反应究竟由哪些步骤完成,各个步骤的特征和相互联系如何等等。实验测定表明,丙酮与碘在稀薄的中性水溶液中反应是很慢的。在强酸(如盐酸)条件下,该反应进行得相当快。但强酸的中性盐不增加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弱酸(如醋酸)条件下,对加快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如强酸(如盐酸)。1.3实验原理1.3.1丙酮碘化反应(CH3)2CO+I3-H+CH3COCH2I+H+2I-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dc((CH3)2CO)dt=-dc(I3-)dt=dc(CH3COCH2I)dt=kcα((CH3)2CO)cβ

3、(I3-)cδ(H+)其中α、β和δ分别为反应对丙酮、碘和氢离子的分级数。1.3.2反应进程跟踪由于I3-离子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峰,且对于本反应而言,在这个吸收峰的围,其他物质(如盐酸、丙酮等)没有明显的吸收,故可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I3-的吸收(即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定量计算碘离子浓度,从而跟踪反应进程。所参考的理论:朗伯-比尔定律A=εLc其中A为吸光度,ε为吸收系数,L为分光光度计中的光路径长度,c为溶液浓度。但对于碘离子的吸光过程,由于存在可逆反应:I3-→I2+I-且I2在I3-的吸光区域附近也存在吸光现象,故由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为两者吸光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4、。不过,当光的波长处于565nm时,两离子的吸收系数相同,进而有:A=AI3-+AI2=εI3-LcI3-+εI2LcI2=εI3-LcI3-+cI2即将溶液中碘的不同形式统一为初始总碘浓度。且εI3-L可通过对于已知初始总碘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度测定求得,并用于后续实验。1.3.3反应对各物质级数的测定(A)丙酮碘化反应对碘为零级反应,即β=0,进而反应速率常数公式化为:r=-dc(I3-)dt=dc(CH3COCH2I)dt=kcαCH32COcβI3-cδH+=kcαCH32COcδH+=const.则拟合cI3-~t应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即为反应速率r。(B)本实验进行4组不同

5、条件的实验P、Q、R、S,使:cCH32CO,P=ucCH32CO,Q,cH+,P=cH+,Q,cI3-,P=c(I3-,Q)则P、Q两组实验的反应速率之比表示为:r(P)r(Q)=kcαCH32CO,PcδH+,PkcαCH32CO,QcδH+,Q=uα两侧取对数后可以得到反应级数表达式:α=lgr(P)r(Q)lgu基于相同原理,分别控制不同反应物的用量为变量设计实验R、S,得到:cCH32CO,P=cCH32CO,R,cH+,P=ωcH+,R,cI3-,P=c(I3-,R)δ=lgr(P)r(R)lgωcCH32CO,P=cCH32CO,S,cH+,P=cH+,S,cI3-,

6、P=xc(I3-,S)β=lgr(P)r(S)lgx1.3.4反应活化能的测算活化能测算依据Arrhenius经验公式:k=Aexp-EaRT在两个不同的温度下得到反应速率常数数据,即可求得活化能Ea。2实验操作2.1实验准备2.1.1实验仪器及器具(1)10mL移液管×1、5mL移液管×3、25mL容量瓶×1、滴管等必备实验用品;(2)计算机辅助记录的分光光度计(含比色皿)×1、恒温槽×1。2.1.2实验药品0.02120mol/LI2溶液、1.3638mol/LHCl溶液、3.372mol/L丙酮溶液、去离子水。2.2实验条件相关分析2.2.1本实验条件记录【室温】19.6℃;

7、【湿度】70%;【气压】101.30kPa2.2.2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影响分析(1)本实验所考察的为一液相反应,故湿度和气压对实验不产生影响;(2)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a)将药品液体取出恒温槽进行配制;b)所有反应物混合后使用混合液润洗比色皿。此两项操作是暴露在室温下进行的,而室温低于实验温度(25℃或30℃),故将会影响反应速率(测得的反应速率较真实值将有所下降),进而对求得的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产生不可测(由于公式复杂)影响。因此,室温与实验温度相差越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