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

ID:58651677

大小:1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16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考试时间120min化工材料轻化制药化工类创新专业11年级班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得分得分评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得分一、填空题(共37分)1.(,7分)(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1)对离子导体,当温度升高时,导电能力  增加  。(2)不可逆放电时,电池电动势随输出电流密度增大而___减小_____。(3)界面张力随界面层分子的受力不平衡程度增大而___增加_____。(4)将液体喷成雾滴,其表面张力   不变 ,挥发性___增加_____。(5)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增加。2.(

2、1分)在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导电能力最大的阳离子是H+。3.(2分)铅酸蓄电池,其电池反应为:则该电池的阴极电极为  PbO2,PbSO4/SO42-,H+_阳极电极为  Pb,PbSO4/SO42-。4.(1分)构成原电池电动势的两类主要相间电势差为电极电势、液接界电势。)(5.(3分)25℃下,在两块1m2的平板玻璃间若有一层凹液面的曲率半径为10-6m的水膜时,液体的附加压强Δp=p大气压–pl=145.5KPa,因此,将两块玻璃剥离开需要145.5K牛顿的力。已知,25℃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mN·m-1。6.(3分)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依照固体表面分子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的

3、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化学键力,所以前者无(有或无)吸附选择性,后者有(有或无)吸附选择性。7.(2分)光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吸收光成为激发态的过程称为初级过程。激发态的继后变化称为次级过程,包括荧光、磷光、反应、淬灭四种可能的变化。8.(2分)某溶液中的反应,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在T=300K下改变溶剂,活化能降低5kJ·mol-1,反应速率常数可增加7.42倍(假定指前因子不变)。9.(2分)某反应其速率常数,又初始浓度为1.0mol·dm-3,则其反应的半衰期为  100/2.31s  。10.(2分)某反应,反应物

4、转化5/9所用的时间是转化1/3所需时间的2倍,这个反应是  1   级反应。k1k-1k211.(2分)某简单反应2A+B=产物,其反应的级数为   3  ;若cB>>cA,则反应的级数为  2   。12.(2分)复合反应由所示的各基元反应组成,则;。13.(3分)连串步骤中,最慢步骤称为控制步骤。鉴于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存在七个连串步骤,因此多相催化反应常存在外扩散控制、内扩散控制、活化控制三种可能的控制步骤。14.(1分)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E=E1+E2-E-1。15.(4分)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表现为  丁

5、铎尔现象 ,动力性质表现为 布朗运动等 ,电学性质表现为  电泳等  。在制备出胶体后常常需要渗析等方法进行净化,其目的主要是  除去电解质,提高胶体的稳定性 。得分二、简答题(共23分)1.物理化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2分)化学热力学:变化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动力学:变化的速率与机理2.(9分)写出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定义(2分);写出其与热力学函数(△rGm、△rSm、△rHm、Qr,m)、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分解电压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写出Nernst方程。(每公式1分)可逆电池电动势:当通过电池的电流无限小时电池两端电势差。ΔrGm=-ZEFΔrSm=ZFΔrHm=ΔrGm+TΔrSm=

6、-ZEF+ZTFQr,m=TΔrSm=ZTFE=E阴-E阳E分解=E可逆+η++η-,其中η=︳E可逆–E析出︳E=Eθ-。3.(5分)简要说说下列几个因素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反应物浓度(压强):级数越大,反应物浓度的影响越大。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影响速率常数值。阿累尼乌斯方程溶剂:影响碰撞,或影响活化能多相反应的分散度:影响反应物产物的扩散和表面反应速率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改变活化能或指前因子4.(7分)(1)叔丁基溴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取代产物叔丁醇:k11k21慢1快1该反应分两步完成:溴甲烷水解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该反应速率方程写为:,属于1级反应。(2)溴甲烷在

7、NaOH水溶液中生成取代产物甲醇的反应,是一步完成的。反应过程中,亲核试剂从溴的背面进攻碳原子,形成过渡态,C—Br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同时进行。该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写为:,为2级反应。其过渡态的结构可以示意为:在右图中该标出改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得分三、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判断结果填入下表(每小题1分,共12分)123456789101112√×√××√×√×√√√1)法拉第定律认为,电极上通过一法拉第电量,电极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