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

ID:58675761

大小:17.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15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_第1页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_第2页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_第3页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_第4页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色花》说课定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色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的第三课《变色花》。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过《蜡烛的变化》、《铁钉生锈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已经对物质在变化有了较深的感受,本节课将让学生走进《物质的变化》的新世界,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酸碱物质的鉴别。教材从生活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依据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六年级学生

2、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分辨物质的酸碱性。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制作指示剂。(2)能够运用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感受物质的变化。(2)领悟到科学世界的奇妙,进一步产生探究奥秘的愿望。(3)体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三、教材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难点:正确地自制指示剂及利用指示剂检测物质的酸碱性。四、教法学法(教无

3、定法、贵在得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本课的教法学法如下)1.教法:本课我将采用直观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酸碱性,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2.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法,探索物质的变化。五、教学具准备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我准备了白色纸花、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厚塑料袋等教学具,服务于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酸碱要想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兴趣。首先我会问学生:看过魔术表演吗?老师将表演一个魔术给同学们看。然后出示一支白

4、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红叶绿了。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接着运用PPT展示变色花制作的过程以及喷壶里的奥秘。“花瓣”上抹了白醋,“叶子”上抹了碱水。喷壶里面是老师自制的紫甘蓝水。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像紫甘蓝水可以辨物质的酸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酸碱指除了自制以外,还有PH试纸,它与紫甘蓝水具有同样的特性,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绿。此环节,初

5、步让学生感受物质可以分酸性和碱性,激发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探索的激情。(二)生活百科感受酸碱在学生初步感知物质存在酸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动,感知生活中的酸碱生。首先,根据人的生活经历感受酸碱生:你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觉到胃里有酸水;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你吃未熟透的柿子时,会感到有涩味;你用肥皂洗手时,会有滑腻的感觉,那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含有碱性物质。接着,走进生活,感受常见物质的也有酸碱性:橙子、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酸性物质;农田、果园中施用的化肥,有的是酸性,有的碱性;做包子、

6、馒头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家用清浩大多是碱性物质。此环节,让学让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存在酸碱性,但并不充分,因为物质万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接下来,将指导学生制作做紫甘蓝指示剂,鉴别物质的酸碱性。(三)制作试剂鉴别酸碱1.制作紫甘蓝试剂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第一步:将紫甘蓝(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

7、甘蓝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2)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能否做成指示剂将决定下面能否检测各种物品的酸碱性。因此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2.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此环节引导学生采用猜想、验证、小结的步骤来走进生活检验物质的酸碱性。(1)猜想。根据生活经验和教学第四个环节的酸碱感受,首先

8、让学生猜想每种物质的酸碱性。(2)验证。验证酸碱性要引导学生重视以下内容:第一、不同的物质验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