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课件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

ID:5867876

大小:4.87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7-12-14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_第1页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_第2页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_第3页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_第4页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恶性黑色素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是最常见发生部位此外眼睛、胃肠、鼻腔、乳腺、颅内、阴道膀胱也有报道。发病情况1995年美国32100人患恶黑;1996年上升为38300患恶黑;1998年为41000患恶黑;白种人极易患病,每6-10年发病率增加1倍欧美白人年发病率为10—15/10万黑人为0.5/10万日本人为1—2/10万中国人为0.8/10万恶黑在美国是第七位常见肿瘤。病因学恶黑的病因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紫外线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先前存在的结构不良痣;遗传因素;外伤;内分泌;化学致癌物;免疫缺陷也有相关性。日晒与恶黑发病关系日晒是发病理由1发病率与肤色成反比;2居住越靠近赤道越容易发病;3某

2、些恶黑常常发生在日光照射部位;不支持的理由1某些恶黑发生在日光不易照射的部位;2大多数患者年纪较轻,日晒时间短;3某些城市居民白领阶层比户外蓝领更易患病。在黑色素细胞转化为具有转移力的恶性细胞过程中,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转录因子、洛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酶、促血管生成因子、趋化因子、整合素、黏附分子等多因素作用结果。临床表现皮肤的恶黑比较容易诊断黑痣增大、颜色变化、发痒灼痛、破溃应考虑恶变,尤其手足头面部易摩擦外伤部位AJCC提出早期恶黑诊断依据即abcd四条:a皮损不对称;b边界不规则;c颜色混杂;d直径》6mm。最重要的一点是变化。原发病变预后特征1.肿瘤的厚度是ⅠⅡ

3、期最重要的因素.厚度<1mm10年死亡率约20%,厚度<2mm10年死亡率约40%,厚度<4mm10年死亡率约60%,厚度<6mm10年死亡率约75%。2.侵袭层次与生存期成反比。3.溃疡型预后差,ⅠⅡ期伴有溃疡10年生存50%,而不伴有溃疡者10年生存79%。区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一旦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则原发病变因素对预后作用就很微小,转移淋巴结的数量与预后直接相关。1个淋巴结组3年生存70%,10年生存40%;2个淋巴结组3年生存26%;2个以上淋巴结组10年生存15%。远处转移与预后对于Ⅳ期恶黑的预后因素包括1转移部位的数量2缓解期的长短3是否内脏转移皮肤皮下转移最常见占59%,

4、平均生存期7个月;肺转移占36%,孤立肺转移平均生存11个月;肝脑骨转移2——6个月,1年生存8——10%。转移部位数量:1处转移平均生存7个月,2处转移平均生存4个月,3处转移2个月。是否化疗对预后影响不大。恶黑的复发恶黑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即使在初诊后10年以上仍有可能复发死亡。约20——25%的恶黑患者在初诊后10年复发,因此10年生存并不等于治愈,仍需作每年的随访复诊。手术治疗活检:应禁忌作刮除活检,切除标本应包括皮下组织在内的全层肿瘤组织,以便于分期。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范围:1原位恶黑,无侵袭力不转移,但可以原位复发,手术皮缘0.5——1厘米。2薄的恶黑〈1m

5、m,皮缘大小对局部复发危险性和生存率影响不大,一般确定为皮缘1厘米切除。3中厚的恶黑(1——4mm)切除皮缘2厘米。4对于大于4mm的厚恶黑局部复发10——20%,尚不能确定皮缘切除范围。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1mm的薄恶黑;一般为局部病变,治愈率高达98%,清扫无意义1—4mm发生淋巴结转移危险性大(60%)远处转移危险性小(20%),能够受益于淋巴结清扫;病灶>4mm厚的恶黑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危险性大,淋巴结清扫弊大于利。同时是否作淋巴结清扫还要考虑有无溃疡,年龄,病变部位手术风险等等。并非所有病例都适合清扫术:高危的ⅡⅢ期恶黑辅助治疗1放疗:辅助性放疗对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单独应用或

6、术后辅助治疗能够取得85%以上的局部控制率,特别是头颈部病变的放疗更有其独到的优势。2辅助性全身治疗:恶黑的术后辅助性化疗(达卡巴嗪,亚硝脲,各种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多项随机临床研究未能显示增加疗效提高生存。辅助治疗干扰素:ECOG完成的对ⅡbⅢ期患者术后应用大剂量IFN_α2b作为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第一个月IFN_α2b2000万IU/m2d,静脉给药,每周5天;随后11个月,IFN_α2b1000万IU/m2d,皮下注射,每周3次。结果:280例可评价病例,5年生存率从30%提高47%,5年无病生存率从26%提高到37%。这项研究结果,促使FDA批准IFN为高危恶黑的术后辅助治

7、疗。该方案付反应大,主要为流感样症状,肝功能损害,血常规异常,精神异常。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多数目前仍在临床试验阶段。已经用于临床的CP,BCG,IL_2,IFN,TNF.肿瘤疫苗Vaccine指通过不同的方式接种活的减毒的,或死的微生物或其产物来预防感染性疾病,现在疫苗还指用抗原或其片段或一组抗原或与佐剂连用来调节免疫。肿瘤疫苗来源有自体肿瘤细胞,异体肿瘤细胞,重组和合成抗原。晚期恶黑的治疗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