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

ID:58682490

大小:174.5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20-10-05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教师科学素养课程组一、袁正光的人格素质论袁正光的四大人格素质:素质要素认知和处理对象思维方式沟通与认同方式思维特征价值标准气质特征科学素质客观世界理性事实与逻辑——晓之以理抽象,清清楚楚,并需求证真理智艺术素质情感世界感性情感与形象——动之以情具象,朦朦胧胧,但凭感觉美激情信仰素质心灵世界悟性心灵约定——抚之以心感悟,玄机重重,无需证明善虔诚人文素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性皆有分别运用爱真诚第一,科学素质。认知和处理客观世界的素质,理性的素质,讲事实、讲规律、讲原理,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真。第二,艺术素质

2、。即情感素质,认知和处理情感世界的素质,感性的素质,讲感觉、讲情感、讲形象,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美。第三,信仰素质。认知和处理心灵世界(超现实的)素质,悟性的素质,讲约定、讲虔诚,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善。第四,人文素质。认知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素质,融理性、感性、悟性于一身,而又不混用,讲真诚、讲诚信,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爱。5(一)人文素养的含义二、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通常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一种文化。一般来说我们把文化分为三种:这就是科学、伦理和艺术。科学文化它的功能在于求真,我们说科学开拓真理。所谓真理,就是自然的规律和奥秘。伦

3、理它在于求善,所谓求善就是求人人要和谐,相互朋友不要伤害。求美,就是艺术创作、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等,它们共同追求美的东西(就是科学、伦理和艺术三大文化)。伦理文化和艺术文化通常我们把它合为一体,称之为人文文化。6第二、指人的文采。第一次出现人文这个词,是易经里面的一句话,就是“观呼天文以差时变,观呼人文以化成天象”。人的文采不是指人的外表,人的体貌特征,人的长相,而是指人的一种文雅的举止。这个文雅的举止是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人的内在的一种德行修养,主要指五种德行,也就是仁、义、理、智、信。7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

4、基本态度。8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内容就是“人文精神”,即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类的生存意义的价值关怀。9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就是“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101、文学之情2、音乐、美术之美3、史学之

5、境4、哲学之思5、伦理道德之善(二)人文素养的内容古往今来,优秀美好的文学艺术开启着人的智慧,净化着人的灵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段温馨的情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是一幅心灵的诗画,“长歌呤松风,曲尽河星稀”,这是一种心境的浪漫。文学艺术通过对美的创造和追求,以美导善,以美促真,将美的特性与原则,诸如崇高之美、理想之美、高尚之美、善良之美、真实之美等等,借助于文学艺术同现实社会生活间的广泛联系和渗透,而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派生出文学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它价值与功能,包括它的娱乐的、教育的、政

6、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种种功能与作用。1、文学之情一个有广泛的精神情感世界的人,可以从天地宇宙之间,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因而他的快乐与幸福,并不是一定只能来自对于金钱、权位、财富的占有享受。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情壮语的范仲淹,也曾写过《苏幕遮》这样感悟大自然而情感细腻的诗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菲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音乐、美术之美音乐带给人们节奏、韵律美的感受。《命运》等美术带给人们结构、

7、色彩、视觉美的感受。《蒙娜丽莎的微笑》等3、读史之境(1)以史为鉴:资政工具。如《史记》、《三国志》(2)以史为镜:学习前人的智慧与谋略。如“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3)以史为境。情感回归。“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那种岁月情愫与历史情感呢?你看那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乌江之时,那英雄的末路,壮士的悲歌,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故而有人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有人说,“为草当作兰,为木当如松”。你又看那一世英才卧龙孔明,虽然“功成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终还是壮志难酬,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这是怎样一种历史情感,怎样的一份历史感叹呢?4、哲学之思黑格尔:把哲学家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黄昏的时候才起飞。罗素:哲学就是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学问。用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