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

ID:58683307

大小:3.62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20-10-05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第一节数据采集第二节理论时距曲线第三节资料处理及解释浅层折射波法与反射波法:1、浅层折射波法是一种使用相对较早且较成熟的方法;可用来探测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断层及古河道;弱点:分辨率较低、测线较长;2、浅层反射波法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微机数字处理系统的开发和普及才得以迅速发展。浅层反射波法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可以采用较小的炮检距进行观测,因而可以采用较短的勘探测线;对资料的数字处理技术要求较高。反射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现场波动传播和界面关系示意图第一节数据采集一、数据采集的主要仪器

2、设备1.震源(source)震源是用来释放地震能量的装置,常用震源有:(1)锤击震源;(2)雷管和炸药震源;(3)地震枪震源;(4)电火花震源。(5)可控震源CFS-2A型可控震源2.检波器(detector,geophone,seismometer,jug,pickup)检波器又称拾震器,是把地震波到达所引起的地面微弱震动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装置。检波器的的输出与地表质点运动的速度成正比的,称为速度检波器,检波器的的输出与地表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的,称为加速度检波器。固有频率约10Hz的为低频检波器;固有频率约33Hz的

3、为中频检波器;固有频率约100Hz的为高频检波器。在以往的地震勘探中多采用中频和低频检波器,在工程地震勘探中,多采用高频检波器。检波器(左)实质性元件图解(右)动圈检波器的一半CDJ-Z4-100赫垂直检波器CDJ-P4-100赫水平检波器浅层地震仪(seismograph)地震仪是将检波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显示并记录下来的专门仪器,一般都具有滤波、放大、信号叠加、高精度计时以及数字记录和微机处理等功能。我国目前常用的浅层地震仪多为12道或24道。浅层地震仪浅震仪及其野外工作布置二、野外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现场采集中,为了

4、压制干扰波和确保对有效波进行追踪,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排列及各排列的位置都应保持一定的相对关系,这种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以及排列和排列之间的位置关系,称之为观测系统(fieldsetup,recordinggeometry)。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观测系统。一些相关术语道数:一般用N表示,每次放炮一般有48道,96道或更多。道间距:一般用△x表示,道距多为25-100m.放炮方式:一般分为中间放炮和端点放炮(单边或双边)。最小偏移距(或偏移距):紧挨震源的检波器离开震源的距离,偏移距的长度为道间距的整数倍。最大炮检距:一般用X

5、max表示,它是指炮点到最远检波点的距离。测线类型图1、折射波法观测系统(1)测线类型通常的测线类型如图所示。根据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排列关系,测线类型可分为纵测线、横测线、侧测线及弧形测线。几种常用的观测系统介绍采用纵测线观测时,根据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组合关系,可分为单支时距曲线观测系统、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多重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以及追逐时距曲线观测系统等。定义震源到接收点的距离与地震波走时之间的关系曲线为时距曲线(time-distancecurve)。时距曲线是研究地震波运动学(kinematic

6、)特征的一种基本方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则是根据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分布特征所设计的观测系统。在各种时距曲线观测系统中,以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多重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TT2.反射波法观测系统使用最多的是宽角范围观测系统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宽角范围观测系统是将接收点布置在临界点附近的范围进行观测,因为在此范围内反射波的能量比较强,且可避开声波和面波的干扰,尤其对弱反射界面其优越性更加明显。图2.1.4同一界面的反射波振幅变化特征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介绍水平叠加的概念:又称共反射点叠加或共中心点叠加,就

7、是把不同激发点、不同接收点上接收到的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进行叠加,这样可以压制多次波和各种随机干扰波,从而大大提高了信噪比和地震剖面的质量,并且可以提取速度等重要参数。宽角范围的观测系统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结合使用是目前地震反射波法中使用最广泛的观测系统。共反射点示意图D’DO64O58O412O316O220O124单边激发6次覆盖观测系统多次覆盖的具体作法介绍在该观测系统中可用下式计算炮点的移动道数N为一个排列的接收道数;n是覆盖次数;d是激发点间距(炮间距);S是一个常数,单边激发S=1,双边激发S=2;x是检

8、波距(道间距)。(双边激发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三维观测系统)单边激发6次覆盖观测系统(N=24,υ=2)例:观测系统:道间距25米,炮间距50米,每炮96道,共10炮,总道数960道,单边放炮.(1)求覆盖次数.(2)测线长度不变,如何使覆盖次数增加一倍答案(1)24(2)炮间距减小一半,或者双边放炮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