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

ID:58685522

大小:751.0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0-12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_第1页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_第2页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_第3页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_第4页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根据08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看08数学高考试题,展望09数学高考》丁建伟讲座的主要内容:一、08数学高考说明的解读二、08年江苏省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分析三、08高考数学试卷评价四、09江苏高考展望五、09高考备考策略与对策六、数学新高考给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哪些警示08数学高考说明的解读一、指导思想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江苏卷)命题将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大纲》精神,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既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

2、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2.重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3.注重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二.08高考说明与07高考说明的对比:1.新增知识点:幂函数;二分法;复数;函数,的导数,积与商的导数,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算法初步,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推理与证明,变量的相关性,几何概型,统计案例;三视图,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理科附加题:三大——空间向量,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三小——圆锥曲线与方程,数学归纳法,定积分;四选二:矩阵与变换,坐标系与参数方程。3.删减内容:反函数,按向量平移;定比分点

3、;数列应用;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计算;两直线的夹角,到角公式,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4.要求有变化内容:函数基本性质由C变B;指对函数由A变B;同角三角函数由C变B;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由B变A;平面向量由A变B;一元二次不等式由B变C;线性规划由B变A;命题的四种形式由B变A;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由B变A;直线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由B变C;椭圆由C变B;双曲线和抛物线均由C变A;三.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段函数只用简单函数构成(不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线性规划整数解不要;基本不等式只要求用一次;立体几何不用复杂的计算和证明

4、(不用相似,射影定理等);平面向量运算只要正交基;抛物线附加题中B级要求,160分中要求降低,不出大题;解析几何大题可能集中到直线和圆或椭圆;教材中例题习题中的结论,性质,定理不能用于考试中的解答与证明中(例如三垂线定理);椭圆和双曲线内在联系进行类比(重视共同性质统一定义);几个三角恒等式不要记忆但要会推导。2008年江苏省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分析一、题型统计(文理合卷部分)题号08江苏高考1三角函数的性质2古典概型3复数的运算4集合与不等式5向量的运算6几何概型7算法与统计8导数的应用9直线的方程10合情推理11基本不等式12椭圆的性质13余弦定理及函数的最值1

5、4导数及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15三角求值16立体几何17应用题18圆的方程及证明19数列及推理证明20函数的综合应用二、典型试题分析一、填空题:开始S¬0输入Gi,Fii¬1S¬S+Gi·Fii≥5i¬i+1NY输出S结束7.某地区为了解岁的老人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单位:),随机选择了50位老人进行调查,下表是这50位老人睡眠时间的频率分布表:序号分组(睡眠时间)组中值()频数(人数)频率()1621032041054在上述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的值为▲【解析】由流程图[点评]本题的考查有两层含义;(1)新增内容不能忽视,(2)《必修3》怎

6、么教ABCxyPOFE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为,点在线段AO上的一点(异于端点),这里均为非零实数,设直线分别与边交于点,某同学已正确求得直线的方程为,请你完成直线的方程:(▲)。【解析】本小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画草图,由对称性可猜想填.事实上,由截距式可得直线AB:,直线CP:,两式相减得,显然直线AB与CP的交点F满足此方程,又原点O也满足此方程,故为所求直线OF的方程.【答案】[点评]此题可从三个层次考查学生:第一层次,按部就班操作,过程较复杂;第二层次,利用轨迹的思想方法,过程较简单;第三层次,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对称关系,可类比猜

7、想推出结论13.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解析】本小题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以及函数思想.设BC=,则AC=,根据面积公式得=,根据余弦定理得,代入上式得=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有解得,故当时取得最大值[点评]解法一用到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三边关系及二次函数的最值,综合性比较大,能力要求高,学生用此法较难获解.[解法二]过C作CD⊥AB,D为垂足,若点D在线段AB上(如图1),设AD=x,则BD=2-x,又设CD=h,则AC2=h2+x2,BC2=h2+x2,由AC2=2BC2,得h2+x2=2(h2+x2),化简整理得:h2=-x2+8

8、x-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