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

ID:58692721

大小:1.1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10-07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_第1页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_第2页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_第3页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_第4页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二生物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神经调节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的膜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B.乙区域的动作电位是Na+内流形成的C.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D.将图中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其电位为静息电位,即外正内负,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

2、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详解】图A中,丁区域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一定是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A正确;乙区域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形成的,B正确;甲区或丙区的膜电位都为外正内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C正确;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钠离子环境中,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与钠离子的浓度无关,所以静息电位将不变,D错误。【点睛】本题关键需要记住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是由K+内流形成,而动作电位(外负内正)是有Na+内流形成。2.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

3、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处理心率(次/分)正常情况90阻断副交感神经180阻断交感神经70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解:A、由图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

4、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A正确;B、由图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的变化并不明显,B正确;C、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C错误;D、阻断副交感神经,阻断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均可以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正确.故选ABD.3.图1为膝跳反射示意图,图2为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5、给予伸肌感受器适宜刺激,可引起伸肌舒张、屈肌收缩,完成膝跳反射B.在膝跳反射发生过程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上没有动作电位的产生C.图2CD段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D.图2D点细胞膜内侧的钠离子浓度不可能比外侧高【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A、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A错误;B、在膝跳反射

6、发生过程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上有动作电位的产生,B错误;C、图2CD段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外流有关,C错误;D、图2D点为静息电位,细胞膜外侧的钠离子浓度比细胞膜内侧高,D正确。故选D。4.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答案】C【解析

7、】【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A正确;⑥是突触,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处内正外负,表示兴奋部位,a、c处内负外正

8、,表示未兴奋部位,C错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细胞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