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

ID:58709702

大小:9.14 MB

页数:72页

时间:2020-10-04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1讲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讲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2.北方地区的交通、城市与主要工业区3.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4.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5.南方地区主要工业区与城市6.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环境问题与综合开发途径1.识记南方、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2.能够结合各类图表,总结归纳南、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影响因素3.理解并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各自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掌握南、北方地区主要经

2、济区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00mm等降水量线3000m等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淮河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水文、生物、土壤2、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北方和南方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①区域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并理解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②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③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从工农业生产、交通、人口、城市、科技等方面分析和概括。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小区域地

3、图的辨别技巧首先“四看”:①看经纬度;②看海陆分布;③看轮廓特征;④看重要地物。其次“三定”:①定出具体的区域名称;②定出熟悉的区域知识并找出与题意相关的要素;③(组织语言)定出精炼准确,观点全面的答案。一、北方地区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与范围(2)地形地势(3)气候(4)水文特征2.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1)东北区—“黑土地”2)华北区—“黄土地”①农业特点②面临的问题3.铁路交通线4.矿产资源与工业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与范围:大致位于A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B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地形地势①特点:②主要地

4、形区: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为主,地势整体西高东低。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E东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北方三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差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炎热多雨。(4)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2.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差异(1)东北区——“黑土地”。①农业特点: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大豆、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植被:针阔叶混交林发展林牧业的条件优越,

5、盛产温带水果。②面临的问题:黑土保护、沼泽地改良。作物生长、黑土冲刷等自然和人为因素肥力下降原因保护和治理措施坡面、沟壑治理,植树造林,施有机肥、草肥等,秸杆还田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1)黑土的合理利用2)沼泽的积极保护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分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是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作用:保护:原因:①东北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地下有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于下渗东北平原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湿地(2)华北区——“黄土地”①农业特点:种植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

6、冬小麦、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盛产温带水果。②面临的问题:盐碱地改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一、黄淮海平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黄淮海平原的气候条件是形成旱涝、盐碱和风沙的自然基础,再加上这里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洼地众多,使这里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具体如下所示:P84因素灾害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气候地形干旱春季气温升高很快,蒸发旺盛,降水不足植被破坏、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洪涝夏季降水集中(7、8月份),且变率大,多暴雨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泄洪能力不足植被破坏,涵

7、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蓄洪、泄洪能力下降风沙冬春季降水少,多大风,地表干燥,易起沙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缺乏减轻风力的屏障不合理开垦,出现沙荒地,风沙肆虐盐碱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华北平原的综合治理---低湿地和盐碱地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盐碱地整治核心——治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1)北方地区内部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差异明显:东北平原主要表现为黑土肥力下降和湿地萎缩;华北平

8、原主要表现为旱涝、风沙和盐碱三大危害;黄土高原则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