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

ID:5873650

大小:5.71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7-12-14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_第1页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_第2页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_第3页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_第4页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药理学绪论 (4版,2015)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药理学ClinicalPharmacology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汪晖教授临床药理学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机体药物临床药理学与基础药理学基础药理学研究对象:动物研究侧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药效学、药动学基本概念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临床药理学研究对象:人研究侧重: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研究范围广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新药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第一讲临床

2、药理学概论授课内容: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临床试验方法学临床试验的道德要求第1节 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国外临床药理学发展概述20世纪30年代提出临床药理学概念。1947年美国首次授予临床药理学代表人物HarryCold教授为院士。1954年美国JohnHopkins大学建立第一个临床药理室。1972年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医学院附属霍定(Huddings)医院建立临床药理室,接纳各国学者进修。HarryCold1964年以前震惊世界的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事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新药的

3、毒理学研究。1967年意大利在欧洲第一个成立了全国临床药理学会,1971年美国也正式成立了临床药理学会。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为了促进临床药理学的发展,特地建立了临床药理专业组。1980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1983年和1986年分别在美国华盛顿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会议,以后大约3年召开一次。我国临床药理学发展1、建立了临床药理研究机构1980年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成立临床药理研究所。1984年卫生部相继建立临床药理培训中心。1980年以来全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江苏等地筹建了临床药理研究或教学组织机构。2、

4、建立学术机构、出版专著,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982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药学会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现已成为中国药理学会二级分会,即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出版著作《临床药理学》(徐叔云主编)、《临床药理学》(李家泰主编)等。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药理学》现已第四版。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创刊。自1979年以来先后多次举行了全国性临床药理学术研讨会。徐叔云3、建立药物临床研究基地自1983年以来,卫生部先后三批在全国组建研究力量强、人员素质高、技术设备好的临床研究机构(临床药理基地)。汇集了药理学、临床医学、药学、化学、数学、生物统

5、计等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形成了一支跨学科的临床药理专业队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SFDA)组建后,修订与补充了原卫生部药政局建立的法规与技术指导原则,组建了新的药品审评专家库。第2节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毒理学(Toxicology)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ruginteraction)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人体(正常人与患者)的影响,明确其功能主治及作用机制。通过药效

6、学研究,确定人体的治疗剂量,观察给药剂量、途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量效关系(计量指标)效能(Emax)和效价(EC50)效价影响药物剂量但不重要效价高的药物不一定是最好药物透皮:一个高效价药物是必需的效能产生最大疗效(Emax)不一定与效价相关比效价更重要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量效关系(计数指标)药物安全性评价: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LD50/ED50安全范围:LD1~ED99或LD5~ED95受体学说(修正的占领学说)亲和力+内在活性Affinity+Intrinsicactivity(a)激动药拮抗药拮抗参

7、数PA2主要受体类型(一)配体(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二)G蛋白耦联受体(三)酪氨酸激酶受体(四)细胞内受体(五)其他酶类受体地西泮等作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变构调节剂-和-肾上腺素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第一信使:内源性儿茶酚胺类酪氨酸激酶受体2.药动学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规律性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时量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浓度(Css)消除相(相)二室模型分布相(相)双指数衰减、速率常数开放性房室系统基于动力学特征—转运速率不同药物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混合消除动力学

8、生物利用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