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

ID:58740916

大小:69.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30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4: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2016·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

2、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准确,符合题干材料核心意思;B、C、D三项的表述均具有片面性,排除。【答案】A2.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A.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B.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解析】材料信息“在哲学上”“在生物学领域”、“在《物理学》一书”表明研究领域宽广,

3、“不主张放弃现实”“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指出具体事物,,”表明注重客观实际,故B项正确;【答案】B1,,,,,,,,,,,,,,,,,,,,,,,名校名师推荐,,,,,,,,,,,,,,,,,,,3.(2016·绍兴高二检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解析】A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B项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认识;C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思想。D

4、项描述的是苏格拉底,故选D项。【答案】D4.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C.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表明其认为真理高于一切,C项符合题意。【答案】C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5、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解析】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现实世界乃是由各种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2,,,,,,,,,,,,,,,,,,,,,,,名校名师推荐,,,,,,,,,,,,,,,,,,,【答案】B6.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亚里士多德提倡“中庸之道”。这反映

6、出二者的共同社会追求是()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B.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解析】二者都能起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道德自我塑造和培养的作用,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属于社会追求,故本题选A项。【答案】A[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国家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舍弃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方法,开辟了一条通过广泛调查,以现实中的150多个城邦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提出了他的政治学说。柏拉图所运用的是抽象、演绎的方法,构筑了他的理想国,提供给人们的是想象中的理想国家。——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7、材料二共和政体不应凭借外力支持,而要依赖内在均势来求其稳定。至于就内在力量而言,有大多数人维护这种制度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不良的政体也可能得到多数人拥护的。只有全邦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存在着改变现制的意愿,这才算是稳定,,不让任何人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法律不应该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研究国家时所用的不同方法,简要指出各自的政治主张。(2)据材料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家应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其中蕴

8、含的哪些思想被近代西方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