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

ID:5874828

大小:258.50 KB

页数:98页

时间:2017-12-14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_第1页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_第2页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_第3页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_第4页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教学讲稿下腰痛的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腰痛的康复陈正平下腰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本症的发病率很高,就诊人数占外科的首位,康复科门诊人数的30%。下腰痛可急性发作,多数为慢性或迁延不愈,伴有腰部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近年来,各国用于下腰痛的费用逐年上升。据统计,美国每年花费于下腰痛的医疗费用约240亿美元,加上误工影响,年损失达500亿美元,可见本症除对患者造成痛苦外,也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多年来,医学界对下腰痛的病因、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缺乏明确一致的看法。因此,对下腰痛的深入研究仍是今后预防、

2、医疗和康复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概述(一)定义下腰痛是指以下背部、腰骶部和臀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二)病因1、脊柱本身的疾患(1)脊柱的急慢性损伤如腰突症、骨折、脊柱滑脱、椎弓崩裂等。(2)退变及萎缩性骨关节病如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小关节紊乱等。(3)发育异常及姿势性疾病如移行椎、脊柱侧弯、平足等。(4)脊柱炎症、结核、肿瘤。2、椎管内疾患如炎症、肿瘤等。3、脊柱旁肌筋膜疾患如急性腰扭伤、慢性劳损、肌筋膜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等。4、骶髂关节疾患如骶髂关节扭伤、分离、结核、致密性骨炎等。5、内脏疾病牵涉痛类疾病(1)妇科疾患如子宫及附件炎

3、、盆腔肿瘤等。(2)肾脏疾患如肾结石、肾肿瘤、肾下垂、肾盂肾炎等。(3)前列腺疾患如前列腺炎、肿瘤等。二、康复问题1、疼痛是下腰痛患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急性疼痛一般由致病因素直接所致,通过即时有效的治疗,其疗效大多良好。慢性疼痛病因较为复杂,是康复治疗的重点。2、功能障碍包括腰椎活动度受限、腹背肌力减退、腰椎稳定性下降、脊柱侧弯及神经损伤等,对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均有很大影响。3、心理障碍部分慢性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加重原有的功能障碍,或导致心因性躯体功能障碍。4、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痛苦心有余悸,导致治疗中及痊愈后采用消极的保护措施

4、如过度的休息和限制活动,防寒保暖,保护腰部等,降低了正常的生理机能,反而易致复发。三、康复治疗技术及原理1、卧床休息及限制体力活动近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卧床时间过长可延缓功能恢复,引起失用性改变,因此主张缩短卧床期。卧床休息时不宜用过厚过软的床垫,可采用不同卧姿及改变姿势,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准。2、腰椎牵引作用机制分类适应症禁忌症3、推拿中医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而产生的治疗方法。推拿对各种下腰痛的不同阶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4、手法治疗(manipulativetherapy)是国外物理治疗师治疗下腰痛的常用方法之一。按治疗的强度和作用部位,手法治疗包含

5、按摩术(massage),关节松动术(jointmobilization),推拿术(manipulation)三种技术。按摩术是指作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操作,其手法比较简单和柔和,临床常用来治疗软组织损伤,如软组织性下腰痛、烧伤后的皮肤疤痕,肌腱移植术后的组织粘连等。推拿术是指作用于脊柱和四肢关节的一种快速、强烈的手法操作,多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趁病人不注意而放松时突然发力。临床主要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脱位后复位等。关节松动术在广义上可归入推拿术范畴,但其操作的强度较推拿术为小,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其发展快、临床应用广泛,

6、已形成独立的体系。作用机制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无血管区的营养,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缓解疼痛,保持组织的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手法治疗适合大部分下腰痛患者,每次进行20分钟。要求患者放松局部,配合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5、运动疗法下腰痛病者常有躯干肌力减弱。疼痛与肌力减弱可能互为因果,使下腰痛迁延难愈,故躯干肌肉训练应为治疗下腰痛及防止其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1)病理生理与下腰痛直接相关的躯干肌肉,主要是腹肌与腰背伸肌群。腹肌受胸脊神经支配,在有腰痛时主要因运动减少引起失用性变化;而腰背肌肉受腰脊神经支配,在有神经根症状的下

7、腰痛中可能同时存在神经源性损害,其受累似乎应比屈肌更严重。脊柱的伸肌是负重肌肉,对维持直立姿势起主要作用。由于伸肌贴近脊柱,作用力臂较短,在伸躯干运动中常会形成强大的拉力,承受重大的负荷,容易发生急性拉伤或慢性劳损而引起下腰痛。维持或恢复强大的伸腰肌群显然是重要的。腹肌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保持屈肌与伸肌的平衡才能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保持腰椎稳定。屈肌减弱使腰椎前凸增加,同时增大骶骨前倾角度,增加下腰椎向前下方滑脱的倾向,结果造成椎间盘、脊柱韧带及后关节应力增加,亦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2)训练方法可根据肌力测试结果,对较弱一方作重点训练;也可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