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

【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

ID:58788252

大小:93.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9

【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_第1页
【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_第2页
【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_第3页
【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名校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破解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3)新课程理念1关于新课程理念的一点想法1单纯从教学的角度,谈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应该是重过程,这似乎是实现高中物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关于这个重过程,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物理教学必须重视物理方法和物理过程的教学。这是重视物理专业的“过程”,使物理教学符合物理学本身的特征。第二层意思,是物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习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还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贾宝成所说,“物理

2、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和亲身体验,既获取了知识,又习得了技能,掌握了方法,并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地培养。”在这一层意思上,新课程极力要反对的,就是重知识重结果,让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反复操练的所谓传统教学方式(也叫应试教学)。最近这段时间连续听了一些专家型老师的讲座,感受很多。在我的印象里,很多专家的讲座,似乎有这样的意思。只要真正将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学生便能实现轻松愉快而有效地学习,学生既深深理解、牢牢记住物理知识,而且还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能力,情感态度价

3、值观等也会有积极的发展。总之,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和方式,几乎就是灵丹妙药,能解决物理教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而过去那种重知识、重结果、机械记忆、反复训练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非常痛苦,而且收效甚微,甚至产生负效果,最多只能让学生掌握一点肤浅的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似乎是很低级的东西),甚至掌握的是否是真知识真技术也很值得怀疑,就更谈不上情感态度等精神层面的提高了(精神层面当然是高级的东西了)。比如产生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比如产生很多厌学的人,比如学生听得懂不会做,比如学生想学却学不好(这些情况确实普遍存在,但是否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总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是由教学方式引起的,只

4、要教学方式一改变,这些问题基本上便可以迎刃而解了。-1-⋯⋯⋯⋯⋯⋯⋯⋯⋯⋯⋯⋯⋯⋯⋯⋯⋯⋯⋯⋯⋯⋯⋯名校名师推荐⋯⋯⋯⋯⋯⋯⋯⋯⋯⋯⋯⋯⋯⋯⋯⋯⋯⋯⋯注:并不是每个专家都这样讲,至少很多专家是有这个意思的。或许,专家是因为对应试教学现状堪忧,认为矫枉必须过正,治沉疴必须下猛药,所以对应试教学的危害说得重了点,而对新理念新方法的优越性也谈得多了点。我认为,这里似乎有一种对立,把重过程的教学和重结果的教学,重知识的教学和重方法的教学,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的学习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还有一种分裂,即把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能力和情感分裂开来了——还是带有成见

5、的分裂:把知识、方法的教学视作低层次的、手段性的目标,把科学精神的熏陶视为高层次的、终极性的目标。客观上是否确实存在这样的对立和分裂,我看未必。在我看来,这种对立是人为的,这种分裂也是人为的割裂。对立或割裂都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误读,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其自相矛盾之处。比如新课程强调的是教学方式多样化,反对教学方式单一化。如果过去注重知识结果、注重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因而危害不小,那么今天一味强调过程方法、一味强调学生自主、一味强调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式也仍然是单一的。不同的只是过去在一个极端,现在在另一个极端。如果以今天的极端去批评否定过去的极端,不过是一百步笑一百步

6、(这不是笔误,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下面先说说新课程教学和传统应试教学的对立。个人的看法,不应该对立,而应该融合。可以说,不同的教学方式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就好象手心和手背,都不可全取或全舍。实际上也不可能全取或全舍。比如遭受广泛批评的应试教学方式,之所以这样批评还很有市场,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很有效率。应试教学方式成本低、操作简单、见效快(在考试成绩上)。其实这一点已经被反复证明,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实际上,如果真的有比这种方法更有效的方法,在目前中国的教育国情下,即使成本高点,也是很容易流传的——要相信自由市场的选择是最正确的。而新课程提倡的重过程的教学方式也不见得就是万

7、灵药,即使成功地实施那种教学,学生仍然是要经历一些痛苦的折磨,仍然需要一些枯燥的机械记忆,仍然要经过一些反复地、严格地专业训练——这种训练总是有些枯燥的,才能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促进能力的发展和精神的提升。任何成长,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规律吧。-2-⋯⋯⋯⋯⋯⋯⋯⋯⋯⋯⋯⋯⋯⋯⋯⋯⋯⋯⋯⋯⋯⋯⋯名校名师推荐⋯⋯⋯⋯⋯⋯⋯⋯⋯⋯⋯⋯⋯⋯⋯⋯⋯⋯⋯当然,相比片面强调知识和结果,单纯依靠机械记忆和反复训练的应试教学,新课程教学方式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