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

ID:58789151

大小:90.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9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_第1页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_第2页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_第3页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_第4页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8科学与艺术》word教案(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与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规定:7~9年级的学生,应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与艺术》一文在教材中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序和跋,这类文章可帮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本文是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作的序。作者站在理论的高峰上,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

2、,还是追被从事科学或艺术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大有发展。本文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所学议论文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还能使学生受到有益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说重点难点:本文内容深刻,概念较抽象。作者的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得文章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空泛,学生也许只能理解到文中所举事例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据此,本课中难点确定如下:重点:1、作者的论证思路。2、严谨的论证语言。难点:对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目标:《新课标》课程标

3、准的设计思路表明: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部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根据文章中的论点,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的论证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论证过程分析,画出文章结构图。感受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3.

4、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事物不是孤立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教法: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教材观点与常规思想之间的差异,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课堂创设积极、热烈的学习情境,为课堂结尾部分引导学生打破旧有观念,

5、建立或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下良好铺垫。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课标》基本理念显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阅读、理解;然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并修正自己的知识见解,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之完善。3.默读把握,朗读感悟:《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6、。”“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默读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本文是自读课文,内容比较抽象,读一遍肯定理解上有偏差,默读能够加快阅读速度,并且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文章局部进行重点关照,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另一重要方法。作者严谨的论证语言仅靠一遍默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眼、口、耳三种感官来加强对文章语言的感受和理解。四.说教学程序:设计思路:激趣导入、介绍作者——朗读课文、提炼论点——合作探究、理清思路——分析语言、拓展延伸——结束寄语1、激趣导入、介

7、绍作者由于学生所处环境比较单一,接触面比较窄,很少有学生会思考科学与艺术的问题。所以可以举身边常识性事例激起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展示图片)2、朗读课文、提炼论点因为文中概念比较抽象,故设置两个环节:先默读找出关键句,后朗读提炼论点。设置问题如下:1、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2、科学与艺术有那些相同点。从而总结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合作探究、理清思路从文章中所列举的李白、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