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

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

ID:5879916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7

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_第1页
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_第2页
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_第3页
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光新格局——逆向磨砂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逆向磨砂工艺是近一两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它需要通过若干次特殊的底油或光油处理才能完成;也有人把它称为逆向上光工艺,将它看做是局部上光的一种新工艺。该工艺是将印品按照正常的色序印刷后,在油墨彻底干燥或固化基础上,采用胶印连线(或脱机)方式在不需要突出高亮度的局部区域印上一层特种底油,待底油完全干燥后再以满版方式在整个印刷品表面涂布UV上光油。这样在UV上光油和底油接触的区域发生内聚反应,形成小颗粒状的墨膜,构成哑光或磨砂毛面;而在未印刷底油的UV上光区域形成高光泽的镜面。最终,印品表面形成局部高光泽和局部磨砂低光泽区域。两种完全不同的光泽效果实现局部图像的高反差效果,点缀和突出

2、了具有光泽镜面的图文。一、逆向磨砂工艺逆向磨砂工艺有两种方法可实现,分别是胶印连线逆向磨砂工艺和脱机逆向磨砂工艺。1.胶印连线逆向磨砂工艺工艺流程:根据承印物和产品效果需要,在第一机组印刷白墨;第一机组的UV光源也要打开,将白墨干燥。在第二到第五机组印刷正常UV四色,一般可以不用打开UV光源。在第六机组可以印刷UV专色(没有专色时可以空着),在第七机组以印刷方式印上有图文的特殊底油,这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UV光源。联机上光单元以涂布方式,将光油满版涂布在底油上。经过最后的UV干燥(至少有3支灯管)就可得到精美的逆向磨砂产品,以上过程一次性完成,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相对应的

3、设备成本高,如图一所示。图一胶印连线逆向磨砂工艺示意图2.脱机逆向磨砂工艺工艺流程:第一次印刷,白墨打底(色彩艳丽、条码等图文部分需求);第二次印刷,正常UV四色或更多色;第三次印刷底油,联机上光;如无联机上光,则要到涂布机上进行上光。一般情况至少要印刷2到3次,比较费时,质量略差、效率低,设备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打样或试生产阶段。二、高质量逆向磨砂工艺产品的实现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逆向磨砂产品,需要有以下这些要素支撑。1.了解逆向磨砂工艺的原理它是在UV胶印印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核心是特种底油和涂布的光油在UV光下发生聚合反应,颗粒较细、分布很均匀。而丝网磨砂工艺,是磨砂油墨中的某些物

4、质在UV光下进行体型聚合,形成颗粒,比逆向磨砂的颗粒略大,分布略为不均。2.设备要求比较理想的是“7色+1UV”印刷设备和CTP制版系统,这样能保证5色产品一次完成;CTP制版能制作高精度的各色网版,包括印刷特种底油的那张印版。印刷机中的墨路最好配备全UV胶辊,尽量减少普通印刷和UV印刷之间的转换。有条件的印刷厂可以指定专门的机台和人员进行UV印刷,以便提高逆向磨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3.特种底油和涂布光油要求这里介绍通过实践的成熟作法和同行的经验,与大家分享。①东华油墨公司的UVHJK底油系列和UV涂布光油HTA–W配合。下面几个表格主要介绍一些厂家的逆向磨砂光油的特点。②曼罗兰公

5、司的普德康光油系列。第一,普德康S812U(油性OP油,底油)与普德康S702U(UV光油)配合,可同时实现了局部UV和磨砂相结合的效果。无需柔性版印刷,能印制复杂的图文,也能完成高精度的印刷产品。第二,普德康S822U(油性OP油,底油)与普德康S412U(高光亮水性光油)配合,实现了局部水性上光和磨砂相结合的效果。注意事项:一是特种底油经过干燥后,有凹凸部分的涂布光油可能在刮擦时容易脱落,印刷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油墨附着力测试。二是特种底油和涂布光油之间呈现互斥效果,才能在印品表面形成局部高光泽和局部磨砂低光泽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底油的浓度进行微调。4.承印物要求做逆向磨砂工

6、艺的承印物一般选用复合纸,其构成由卡纸(基材)、粘合层、非吸收性材料薄膜、镀铝层、清漆等构成,如图二所示。图二承印物构成示意图卡纸:一般是白卡、灰底白卡,印刷面平整较光滑,印刷适应性好。非吸收性材料:如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PVC)薄膜、聚丙烯(PP)薄膜、金属箔及非吸收性的特殊材料等。这些承印材料若采用普通溶剂型油墨印刷,则需要一定的干燥时间,通常还需要采用喷粉、晾架装置或在油墨中掺加其他助剂,而UV油墨就完全没有这样的困扰。但是要做必需的表面处理:①电晕处理。它是一种电击处理,利用产生高电压高周波的方式,分别接地与诱电空气喷嘴产生电击,之间没有电流通过,直到电压到达30

7、00–5000伏特/平方厘米,电击分子从空气喷嘴喷出,带着高能量游离电子加速冲向正极,此举在于除了改变材料的极性外并增加表面的粗糙度。电晕处理后的被印材的达因值并不是越高越好,正常达因值38(可用达因笔测试)与油墨的差异在10左右会较适合。②清漆打底处理。借助一层清漆薄膜,作为油墨与承印材料之间的介质,常用于无法进行电晕处理的材质,如PP等。从微观角度看,油墨其实是印刷在这层清漆上的。此薄膜的厚薄程度和印刷顺利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太厚易造成浪费,太薄则容易造成印刷故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