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

ID:58801153

大小:7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0-25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_第4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高二地理(文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气候和土壤B、地形和植被C、气候和地形D、植被和土壤2.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C.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冰期,长汛期3.形成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影响B.地处第三级阶梯C.热量条件变化大

2、D.水分条件变化大4.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C.自东而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减少5.青藏高原海拔高,在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大困难是()A太阳辐射弱、地震B、缺氧、冻土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D、云雾多、滑坡6.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区位优势:东部、中部、西部B.作物熟制:东北、华中、华南C.面积:东部、中部、西部D.GDP的增长:西部、中部、东部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

3、一致()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我国四个不同区域(海南岛、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和西北内陆)某地的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统计表。”读表后回答5~8题。ABCD月份气温(℃)降水(mm)气温(℃)降水(mm)气温(℃)降水(mm)气温(℃)降水(mm)11511-161-3.23.3-202425455813.743.2025728222254027.3247.3221511023182

4、5614.426.25258.判断A、B、C、D四地所属的区域A海南岛、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B西北内陆、海南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C东北平原、海南岛、黄淮地区、西北内陆D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海南岛9.从气候条件角度,分析A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A.夏无酷暑,冬无严寒B.长冬无夏,风雪景观C.四季如春D.全年四季分明10.形成B区域降水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A.靠近海洋B.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C.季风影响强烈D.高压控制11.D区域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资源A.热量B.水分C.土地D.技术1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

5、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的13.东部经济地带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②能源、原材料不足③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④部分城镇环境污染较重⑤长江中游洪涝问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14.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  )A.陕西、河南、重庆B.山西、河南、四川C.内蒙古、河北、山东D.湖北、吉林、江西15.在我国西部大

6、开发中,应该()①充分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②向西部地区大规模移民,以缓解西部人才不足和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③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建设一批新的商品粮基地④退耕还牧,恢复植被,再造西部生态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④⑤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根据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6~18题。16.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

7、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17.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18.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19.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C、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D、利用流域间的

8、落差发电20.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无关的因素是()A.夏季多暴雨B.黄土土质疏松C.植被破坏严重D.春季多大风21.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水旱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C.植被稀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