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

ID:58813844

大小:31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25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_第1页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_第2页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_第3页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_第4页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的新陈代谢(酶、ATP、植物代谢、动物代谢、微生物及发酵工程)1.有一个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健康学生,突发奇想:参加学校200米短跑竞赛。赛前,除了增加营养外,没有做其他准备。最终,他以27秒跑完全程。赛后,他精疲力尽,小腿抽筋。分析:该学生在竞赛中腿部肌肉的代谢方式和赛后小腿抽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①主要是有氧呼吸②主要是无氧呼吸③肌肉细胞内ATP的过量消耗④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大量流失⑤肌肉细胞中积累了由呼吸作用产生的乳酸⑥肌肉细胞中积累了由呼吸作用产生的CO2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2.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器官、

2、组织产热量(%)安静状态劳动或运动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1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3.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三张圆叶片的重量关系及下午4时至晚上8时这段时间里的呼吸作用速率分别是()A.Z>Y>X,2Y-X-ZB.Y>Z>X,(Y-Z)/4C.Y>Z>X,Y-XD.Y>X>Z,(Z-X)/124.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

3、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③肾上腺素分泌量④汗腺的分泌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6.下列关于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下降B.细菌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病毒侵染引起

4、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C.光反应中,得到电子后,某些叶绿素a即成为强氧化剂,使NADPH转变成NADP+D.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增加培养基的总量可以提高该种群的k值7.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②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③尽量增加空气的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④向温室定期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已增加光合作用强度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

5、②④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9.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6、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10.某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试图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具体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试管1试管2试管30.1%淀粉溶液(mL)1.51.51.5唾液淀粉酶溶液(mL)0.50.50.51%NaCl溶液(mL)0.500清水(mL)00.501%NaHCO3溶液(mL)000.5温度37℃恒温水浴5分钟碘化钾-碘溶液3滴3滴3滴溶液蓝色浓度(以“+”多少表示)+++++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矿质对酶活性的影响B.试管2起对

7、比作用,目的是确定没有矿质存在时酶的活性大小C.试管3设置目的是排除Na+对酶催化的影响D.实验证明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具有抑制作用11.右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C.降、升、升、升D.升、升、降、降12.观察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图,选出提高氨基酸B产量的最佳措施()A.利用CaCl2增大该真菌细胞壁的通透性B.大量投放丙酶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