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

ID:58816220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25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_第1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_第2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_第3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_第4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书法教案第2课第1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 隶书源流与赏析[一][]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2.了解汉隶的成就及其类型,并熟悉汉碑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3.了解隶书书法在清代的复兴与繁荣,认识清代书法家在隶书方面的发展创新与代表人物及其风格。4.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中国书法的情感。课程分析1.隶书从篆书中演变形成的过程2.汉隶的艺术成就:①简牍墨迹与石刻的不同艺术效果②体会石刻作品中对书法笔意的保留与体现3.清代书法家对汉碑的继承、创新与隶书整体书写所把握的意趣教学重点汉隶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探究隶书从篆书演变形成的动因和过程学情分析高一学生

2、正处于由初中向高中过渡的时期,经过初中三年的美术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能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设计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用美术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表现的能力。让他们由兴趣型转向探索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用他们已有的学习技能和策略,把美术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把美术知识技能学习和提升文化素养结合起来。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辅助教师准备教具:教案、多媒体课件、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美术本、画具、搜集到的美术资料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说明

3、A.组织教学:按美术课教学常规进行.B.创设情境出示由篆入隶的书法作品学生观看,讨论C.进入新课一.隶书的产生⑴出示隶书特征明显的图片⑵出示隶书演变图表⑶出示小篆和隶书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⑴什么是隶书?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隶书是古人在日常书写中对篆书进行简化改造而成的汉字字体,同时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书体。⑵隶书的演变与形成战国→秦代→汉代篆书→古隶→汉隶古隶:秦代及其以前的隶书的统称。包括战国、秦代的简牍、帛书等墨迹。汉隶:广义汉隶:所有汉代的隶书都是汉隶,包括汉初的古隶、汉隶(狭义的汉隶)和八分书。狭义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汉隶较古隶

4、规范,又不像八分那样具有装饰性,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⑶汉隶与篆书的区别a字形的区别篆书:高窄隶书:宽扁b笔画的区别篆书:弯曲中锋粗细均匀隶书:平直中锋、侧锋蚕头燕尾一波三折⑷汉代隶书的成熟:⑷出示图片:汉代隶书⑸隶书同笔画书写的变化原则⑹引导学生总结汉隶的意义和价值①、保留了小篆的方正外形。②、简化了小篆笔画的繁琐弯曲,使之平直,更利于书写。③、保留了前人竹木简中书写的“蚕头燕尾”特征,创立了“一波三折”的笔画。④、“横”或”捺”的笔画处理:“燕不双飞”⑸小练习:判断图片中哪些字遵循了“燕不双飞”的原则⑹小结:汉代隶书的意义与价值:隶书是古人在日常

5、书写中对篆书进行简化改造而形成的字体。在秦代是标准字体之一。汉代是隶书成熟和繁荣的顶峰时期,汉隶在书写技法上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今天所说的“汉字”,因“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和“汉隶”的双重意义而得名。二..汉代隶书的辉煌⑴出示多幅汉隶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汉隶的辉煌⑵出示多幅汉隶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汉隶的辉煌⑴汉代隶书成熟于西汉,辉煌于东汉⑵汉代隶书成就①墨迹——简牍帛书汉代隶书墨迹及其作品赏析②碑刻——汉隶八分书汉代隶书碑刻及其作品赏析a.教师比较评价b.学生讨论、评价c.体会石刻作品中对书法笔意的保留与体现⑶引导

6、学生总结隶书的特点③汉代墨迹与碑刻的异同简牍墨迹与石刻的不同艺术效果a.墨迹具有明显的书写特性,点划圆润流畅。b.碑刻隶书是先写后刻,既有毛笔书写的笔锋圆润流畅美,又具石刻特有的刀锋崩落残缺美。c.汉代的墨迹与碑刻都属于隶书艺术,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与遗产。⑶小结:汉隶对书法的影响与发展:a.工整性——促进楷书的形成b.率意性——促进行书、草书的形成三.隶书的复兴⑴出示唐代隶书作品⑴出示清代隶书作品⑶出示清代隶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书法风格⑷引导学生总结⑴唐代隶书:唐代隶书吸收了楷书的特点,显得拘谨刻板,失去了汉隶的古朴与雄浑⑵清代隶书:复兴的原因:a.

7、研究历史、文学的需要b.书法家书法兴趣的转移c.书法家个性的张扬⑶作者及作品风格比较a.金农b.邓石如c尹秉绶d.赵之谦⑷小结清代隶书的复兴是对汉隶文化的继承;清代隶书的创新,赋予隶书“书法艺术”的真正含义;清代隶书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给后人隶书创作带来更多的启迪和繁荣。E.小结:隶书产生发展和风格F.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对同学态度友好。不将画材画具用于嬉戏。G.板书设计: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一.隶书的产生⑴什么是隶书?⑵隶书的演变与形成战国→秦代→汉代篆书→古隶→汉隶二.汉代隶书的辉煌完备性――促进书法的演变工整性——促进楷书的形成率意性—

8、—促进行书、草书的形成三.隶书的复兴⑴唐代隶书⑵清代隶书H.教学后记:班次应到实到缺勤学生名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