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

ID:58816816

大小:19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5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_第1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_第2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_第3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一、考试要求①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②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③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了解元素电离能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能根据元素电负性说明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④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键,能用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了解配位键的成键特点。⑤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

2、子原理”的应用。⑥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⑦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二、命题趋势①前四周期元素中,简单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以及根据电子排布式的特点进行元素推断。②运用电离能、电负性解释、推测某些元素的性质。③结合元素周期律、周期表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应用。④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⑤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配位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三、要点梳理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随着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结果。2、简单粒子半径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电子层数和核电

3、荷数均相同,某元素的阴离子半径该元素的原子。如:F-Na+Mg2+Al3+3、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越,相应阳离子的越;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H2的能力越;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的性越。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的越,相应阴离子的越;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时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越;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的性越。4、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递变规律主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ns1(1)同一周期,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的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的变化趋势。但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

4、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在总体上呈现的变化趋势。(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在总体上呈现的变化趋势。(3)N、O、Mg、Al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铬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6、化学式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空间构型HCNNH2-HCHOBeCl2C2H4四、典例精析例1、(08江苏卷21A)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6、(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例2、(2010江苏卷21A)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1)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1molO22+中含有的键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2)将乙炔通入[

7、Cu(NH3)2]Cl溶液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例3、(2011福建卷30,13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3)肼(N2H4)分子可视为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