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

ID:58846658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3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节大气层》教案浙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节大气层》教案2(一)、引入课题感受大气的存在师: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就在前些日子,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凡比亚”登陆广东省,造成70多人遇难,大量建筑物被毁。(“凡比亚”超强台风图片展示)师:月球上也有台风这样的天气现象吗?为什么?生: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师:台风是大气的剧烈运动,它可以使房屋倒塌,大树连根拔起等。那我们身边有大气存在吗?生:有师:你能感受到教室里的大气吗?生:能师:怎么感受呢?师:我们时刻都在重复一个简单的动作来感受大气的存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生:呼吸。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身边的大气好吗?(深呼吸)大家一起来:吸气……呼

2、气……呼气(笑,没气了)(二)新课教学师:还有哪些现象或事实可以证明大气的存在呢?生:热气球升空……师:(图片展示)----大气就在我们身边陈述: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有同学说1000千米很厚,当相对地球来说是很薄的.去年我们学过地球,同学们说说看地球的半径有多大?6378千米下面我们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下。(图片展示)虽然大气很薄,但是她对地球的意义重大哦。那现在请同学来说一说,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地球上将出现哪些现象?为什么?(图片展示)1、大气的作用:活动一:讨论:如果没有大气,下列哪些现象将存在?生1:没有天气变化师:能说说理由吗?

3、……【板书】1、保护作用2、成云致雨3、提供氧气4、调节温度5、传播声音师:可以说大气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正是因为有大气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才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出示:富士山图片)2、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老师在欣赏图片时发现一个问题:山脚下开满了鲜花,而山顶上却布了积雪,为什么山脚和山顶的气温相差如此之大?生:高度越高,气温越低。师:平时爬山时有这个感受吗?生:有师:是否高度越高,大气的温度就一直越低呢?生:不是师:有些学生回答不是,这是你们的猜想呢?还是你已经有什么依据了?那光有猜想还不行,我们来看气象学家帮我们测到的大气在不同高度时的气温

4、变化图,看看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媒体展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师:这种坐标图你们以前有学过吗?生:没有师:我们一起来边学习边研究。先看水平方向这些数据代表什么?从左到右温度…?同样竖直方向代表什么?从下到上高度…?现在教室里的温度大概是多少?观察对照图中在地面附近温度也是这个温度对吗?那你知道12千米高处温度大概是多少吗?生:-60℃左右师:这个温度给你感觉怎么样?生:非常冷师:看来上面的温度是比地面温度要低多了。那根据图大气的温度一直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吗?生:不是师:那整个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呈现怎样的规律呢?师生一起: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最后又增加师: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

5、的规律,对大气进行分层的话你打算分几层?怎么分?每一层温度随高度是怎么变的?(小组合作讨论,把它填入表格)。3、大气的分层:活动二:想一想填一填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对大气进行分层,把讨论结果填入下表。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   小组讨论:(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分层受阻时,教师参与分层,结束后小组代表学生发表意见)  生1:我们组认为可分为四层:第一层:0~12千米,该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第二层:12~55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第三层:55~85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第四层:85千米到大气层顶,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生2:我们组认为可分为五层:0-1

6、7千米是一层,17-50千米一层,50-80千米一层,80-500千米是一层。师:这种分法你是根据什么分的?生:书上也这么分的师:这位同学通过自学课本把大气分成五层,这也是一种分法。师:分类的方法很多,只要你的理由是充分的,大家都能信服,你的分类就是正确的。其实科学上对大气的分层也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其中最常用分法是在我们前面分四层的基础上结合大气密度和物质组成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把它分成五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媒体展示:大气分层图并和学生一起寻找各层的范围和温度变化情况。教师介绍分层情况,学生对照温度垂直变化图随时回答问题。对流层:0-17千米左右,这层上方有画着积雪和云,为

7、什么山脚下没有雪而山顶上有雪呢?生:这层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17-55千米,这一层大气中没有云,视野开阔,很适合于飞机飞行。因为臭氧都集中在这一层,所以又被称为臭氧层。中间层:55-85千米。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暖层:85-500千米,说这层中温度变化特点?生: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师:由于篇幅所限,高层大气的温度没有直观表示出来,这层大气的温度可达1000-2000℃,这也是它叫暖层的原因。外层:500千米以上,温度继续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大家仔细观察外层大气颜色,黑色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几乎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