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

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

ID:58859744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2

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鸣县城厢镇城东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与评价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课堂提问是联系学生、教师、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实现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等目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但是课堂的设问无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我校教师课堂提问的看法和做法,帮助老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推进课题得以顺利实施。二、调查对象及方法课题组采取听课、查阅教案及调查问卷等办法在我校语文数学27位教师进行了这次调查。三、调查结果及分析问题选项人数所占百分比1.您知道问题设

2、计或课堂提问的类型或形式吗?知道415%不太清楚2281%不知道14%2.您能围绕教学目标要求设计问题和提问吗?能1452%一般933%有时能415%3.您能围绕知识的重难点和关键设计问题和提问吗?能1037%一般520%有时能1243%4.您能在知识的衔接、过渡、转折等处设计问题和提问吗?能415%一般933%有时能1452%5.您设计的问题和提问的数量是多还是少?多00%适中2385%少415%6.您设计的问题和提问的质量如何?较高27%一般2489%较低14%7.课堂上您重视提出问题或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吗?重视1866%一般726%不够重视28%8.您提出问题或

3、给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各自解决不了,这时怎么办?给学生继续思考311%教师暗示、讲解1866%抛给学生讨论933%批评学生00%9.您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满意,这时怎么办?教师提示、讲解1141%转变方向或角度提问1659%10.您提问的层次怎么样?不太讲究层次415%能由浅入深1037%基本能由易到难1348%11.您提出问题或给学生提出问题后,接着下去怎么做?要求学生回答415%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15%让学生讨论622%给学生思考1659%12.学生回答问题后,您如何进行评价既看过程又看结果1451%正确的给予肯定1141%不完满的教师补充311%13.你觉得你在提问时取得的效果怎

4、样?很满意622%  一般1556%不太满意622%以上数据看出调查结果令人可喜之处有四点。第一,部分教师对提问的次数把握较合适,基本上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动性。第二,部分教师都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之后先让学生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且在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通过提示讲解、组织学生来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能答出更满意的答案,保持学生对问题的热情。第三,部分教师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深入的提问,比较符合提问的要求,而且基本上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他们的潜能。第四,很多教师既注重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的逻辑与能力,又重视学生回答的完整度和准确度,并给予肯定。

5、可见大多数教师感觉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及评价对教学的重要作用。从数据上不难发现我校教师在课堂提问及评价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及类型形式的认识还是肤浅的、模糊的,有待加强理论学习,更深入了解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二)问题的切入点不能紧扣教学目标及知识的重难点。个别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提问是想到什么问题就问什么,提问的随意性及盲目性比较大,内容枯燥,难易失控,未能为突破重难点服务。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也缺乏多样性,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没有使问题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教师没有注意知识的衔接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设定问题,设计的问题和课堂提问水平层

6、次较低,仅停留于理解同内容的表面上,教师自己考虑设计的问题很少,对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问得比较多,有深度的问题太少,能设计和提出发展性、创造性的高水平层次问题较少,对发挥学生的横向、逆向、创新等思维技能没有多大帮助,不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由此可知,问题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三)问题由教师提出的多,学生提的少。每堂课,教师提问适中,在课堂上主导地位稳固,教师完全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纪律良好,这符合班级教学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教师提问的地位,缺乏师生“对话式”的问答行为。长期以来,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不能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

7、动性,有意或无意地在压抑学生好问的天性。同时,还可以看出,教师把提问仅仅当做是一个手段,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忌讳学生提出反对自己的观点或问题。学生与教师间总有一道无形的墙,渐渐地学生也就学会了消极听课,等待教师的自问自答。随着这种态度的发展,提问意识也在日渐淡化。(四)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激励性评价不够浓厚。从深入课堂听课与平时交谈中,发现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激励评价反应较少。仅有的一些反应主要是鼓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