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

ID:58862199

大小:344.0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22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_第1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_第2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_第3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_第4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教学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来源:①__________。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____。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大部分到达地面。3.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热力环流:由于⑧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3.形成:(1)受热→气流⑨________→近地面气压⑩____→

2、高空气压⑪____。(2)冷却→气流⑫________→近地面气压⑬____→高空气压⑭____。(3)水平运动:⑮________的地方流向⑯________的地方。【探究重难点】探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箭头表示的含义。1、多云的夜间,为什么气温比晴天高?2、在深秋,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探究二热力环流要求:图上标上气压高低、画上垂直和水平气流运动方向、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简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比较气压大小。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考例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

3、图回答问题:(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_________;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A点处在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2.问: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在白天和晚上,海洋和陆地的近地面及高空风向不同,形成“海陆风”。试用大气运动的知识,解释其成因及过程。可画图表示。3.城市热岛(1).画出城市热岛环流的过程。(2).讨论城市热岛环流对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哪些影响?(3)写出

4、要建绿化带的位置。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1、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2-3题。2、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3、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③b

5、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4.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5.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C.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D.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6.关于右图的错误叙述是()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B、丁处的气压高于丙C、若丙处气

6、温为1℃,则乙处气温一般低于25℃D、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7-8题。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7.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A.4℃B.3℃C.2℃D.1℃8.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①B.②C.③D.④9、根据如图所示垂直剖面气压变化判定热力环流方向()A、①→②→③→④→①B、①→③→④→②→①C、①→②→④→③→①D、②→④→③→①→②10、右图是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

7、(1)表示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A、B),(2)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2)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天夜里?。11、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如图所示,回答:(1)在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2)B地的气温比A地。(3)C处气压比D处。(4)高空的气压高低往往与近地面。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地理教学案NO10用案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