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

ID:58862270

大小:356.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30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_第1页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_第2页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_第3页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_第4页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财政导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财政导论第一章本章内容第一节财政的概念第二节政府与市场第三节财政职能2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一、社会生活中的财政现象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国防、公安、司法等。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各种税收和收费等。3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二、财政的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源(二)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理解财政的概念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点: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3.财政

2、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4第一节财政的概念同私人个别需要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活、生产、工作中共同的需要,是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而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二是集中性。即它要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而不能由哪一个社会成员通过分散的活动来满足。三是强制性。即它是通过依靠政治权力,采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换行为来满足。5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三、公共财政与我国财政的转型(一)什么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

3、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财政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活动准则2.公共财政应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公共财政应当具有非市场营利性4.公共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6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二)我国财政的转型1998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公共财政目标模式确立后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财政的公共性特点日益加强,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财政收入的公共化2.财政支出的公共化3.财政制度的公共化

4、7第二节政府与市场市场政府资源配置市场效率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8第二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市场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对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已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的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在给定的理想条件下,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能实现帕累托最优。9第二节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在现实的市场中,由于无法完全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假设条件,从而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且市场将目标仅仅确定为效率,也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完全一致。这样就产生了市场失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0第二节政府与市场外部效应信息

5、不完全收入分配不公平偏好不合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市场失灵11第二节政府与市场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又称公共物品,是指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也就是说,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他人享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二是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它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特点。12第二节政府与市场从这两个基本特征出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即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6、的各种产品和劳务,例如国防、外交。另一类是混合产品,即同时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物品,它们或只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其中一项,或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公共道路、桥梁、教育等。13第二节政府与市场公共产品的特征意味着没有付费的人也能从公共产品中获取利益,因此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购买这种产品,自己从中获益,即所谓的“搭便车”。“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使得公共产品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即便提供,其数量也会严重不足。14第二节政府与市场2.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消极或影响的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或获得报酬的情

7、形,又称外溢性、外部性。外部效应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当带来的是积极影响,却没有获得报酬时,称之为外部正效应,亦称外部收益;当带来的是消极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时,称之为外部负效应,亦称外部成本。15第二节政府与市场外部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私人部门是按照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决定经济活动规模的,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决定经济活动规模才符合经济效率要求,因此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导致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与社会的要求不一致。当存在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8、;当存在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