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

ID:5895584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7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_第1页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_第2页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_第3页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_第4页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考察报告  报告一xx市xx区滨江临海,属南北交汇之地,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全区常住人口114万人,农村人口42.2万人。近年来xx区把培育开发乡土人才作为壮大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深挖掘、重培育、强服务,健全乡土人才“成长链”,让乡土人才有名有为有舞台,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深挖掘,让乡土人才有“名”  通过政策招引、组建联盟、乡贤评比等方式,充实乡土人才蓄水池。  真金白银挖才。制定《xx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扶持政策》《xx区农村产业资金扶持政策》等文件,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奖励;对

2、当年受到国家、省、市级以上部门表彰的农村合作社(乡土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和3万元奖励。  组建联盟聚才。建立“新农人培育产业协作联盟”,整合组织、农业、人社等部门资源,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10000名“新农人”,打造100个乡村振兴“新农人”扶持样本。  乡贤评比育才。举办“最美乡贤”评比、乡土人才创业论坛等品牌活动,通过“能人引领、强村带动”模式,把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养成乡土人才,把乡土人才中的优秀能人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  重培育,让乡土人才有“为”  按照乡土人才成长需求,为其提供创新创业的发展土壤。  推动现代农民职业化。出台《xx区新型职业农

3、民认定管理办法》,首批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53名,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曹海忠辐射带动周边140余户葡萄种植户改良品种,种植户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  推动非遗作品产品化。将二甲镇蓝印花布等非遗文化作品搬进旅游景点,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非遗文化的同时,增加文化旅游收入。于泰和板鹞制作中心在布料、葫芦种植、竹子培育等方面,带动周围群众致富。  推动乡土人才年轻化。鼓励回乡大学生、农村创业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农村新型经济业态,为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地租减免、小额贷款利息减免等创业优惠政策。目前,已培育农学、园艺、电商等乡村青年专业人才100余名,其中“青创农场

4、”近40家,年销售额超3700万元。  强服务,让乡土人才有“舞台”  充分发挥乡土人才身处基层、贴近群众的先天优势,围绕“一区域一特色、一产业一培训”开展常态化培训。  以党建引领打造“科技课堂”。在新型合作农场成立临时党支部,为乡土人才解决设备紧缺、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区镇村三级远教站点开展集中培训,打造“科技课堂”。  以实践基地打造“田间课堂”。结合xx金土地生态农业园、xx田梦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围绕优质稻麦、特色水产、绿色蔬菜等七大特色产业,安排高级职称以上技术骨干,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种养技术。  以讲师团打造“示范课堂”。组建乡土人才

5、培训“讲师团”,通过集中授课、跟踪指导等方式,分期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去年,东社镇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姜朝晖受中央农广校邀请,录制《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电教专题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芦笋栽培技术视频教材。近年来,讲师团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52场,培训乡土实用人才3000余人次,为助推乡土人才成长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报告二xx县自去年起,探索乡土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实施乡土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当地农村选拔了一批身边能人,组建起一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土专家”队伍。这些“土专家”,正在成为当地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先锋军”,造血式脱贫增收的“领路人”。  农户:跟着他们干,放心

6、!  “小玲,老杨家两口子在地里吵起来了,你赶紧去一趟。”8月17日,得到消息后,雷小玲匆匆赶了过去。  老杨叫杨荣才,已60多岁,是xx县光明镇永吉村村民,种了几十年水稻和烟叶,今年自己种了12亩黑皮铁心冬瓜,8月中旬,是挂藤的时候,两口子因为“藤该往哪边挂”的问题起了争执。  “只要统一方向,朝哪边都行。”尽管雷小玲才刚满30岁,但在老杨眼里可是专家。雷小玲是宁德古田人,7年前就跟父母到广东种植黑皮铁心冬瓜,懂种植,还长期在全国跑市场。  “黑皮铁心冬瓜是广东农科院研发的品种,比普通冬瓜个头更小,保鲜期更长,耐运输,适合南菜北运。”去年初,雷小玲一家来xx发展,相中永吉村,租

7、了房子,流转了150亩土地,种植黑皮铁心冬瓜。  “相比广东沿海,福建山区土壤、水质更好,冬瓜品质肯定不差。这里纬度更高,上市更晚,一年可种两季,特别是第二季7月种,11月采收,恰好满足到元宵节前的市场需求。”长期实践摸索,雷小玲掌握了黑皮铁心冬瓜的门道。  去年底,xx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按照一定程序,从全县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选聘第一批七类34名实用技术示范推广人才担任乡土科技特派员,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服务、林业生产经营、工农业加工、电子商务和民宿设计,雷小玲成为首批乡土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