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

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

ID:5895749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7

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_第1页
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_第2页
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_第3页
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落脚点;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最近,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一、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农民负担大幅

2、减轻,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客观地讲,我县农民收入稳定性不强,农民增收的波动性较大,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在:1、农业生产规模偏小,影响了农民增收。一是从单个农户看,全县绝大多数农户每年种几亩地、养几头猪,年年周而复始维持简单再生产;多年来,生产规模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当然难以增收。二是从全县面上看,农产品不成规模,小而分散,经营粗放,提篮小卖,无大批量的产品供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农业生产资金缺乏,影响了农民增收。我们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农户有扩大种、养规模的愿望,但由于生产资金难以筹措,最终无法实现。3、技术缺乏,影响了农民

3、增收。投饵网箱养鱼是一项非常好的增收项目,一口投饵网箱每年利润是一口不投饵网箱的6倍。如燕厦乡的朱忠仁,经过几年的摸索,掌握了投饵网箱养鱼技术,目前其投饵网箱养鱼发展到100口,今年可创产值60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我县投饵网箱的规模不大,目前全县2.1万口网箱中,投饵网箱仅1000口。如果加强技术培训力度,把2万口不投饵网箱全部改为投饵网箱,仅此一项,农民可增加收入2000万元,全县农民人平可增收59元。4、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影响了农民增收。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快,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与农民利益关联度不大,农民不

4、能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润。5、市场流通不畅,影响了农民的增收。一是缺乏市场竞争力。全县没有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缺乏市场信息。农民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狭窄,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把握市场信息,不知道生产什么、销往何处、价格如何。6、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如我县的生猪养殖协会共网络养猪大户230户,在协会内部采取“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购料、统一销售”的形式,每头猪养殖成本降低50元左右。但我县像此资

5、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这样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廖廖无几,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了农民增收。一是道路不通影响了农民增收。我县林区许多村庄道路不通,林农的林产品只能靠肩挑背扛,生产成本加大,影响了增收。二是农水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在我县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如我县黄沙铺镇的上坳村,大多数农田是承天水,如遇干旱年份,则颗粒无收,农户不但不能增收,反而要倒贴种子、肥料款。8、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滞后,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我县农村有劳动力12.1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

6、人数约6万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务工收入的比重达41%,可以说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但年均培训人数不到1000人,还不及全县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由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滞后,我县外出务工者绝大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二、对策建议我县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有丰富的山场资源和草场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做好山水文章,是促进我县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关键。1、加快农村种养大户的发展步伐。生产规模偏小,

7、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之一。要扩大再生产,不断扩大种养规模,培植一大批养猪大户、养羊大户、养鱼大户、水果大户,使农户有一个稳定增收基地。在培植种养大户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引导。要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种养大户的发展方向,使之与养殖示范乡镇的建设结合起来,使之与养殖小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使之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之与生态旅游大县的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周转金、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扶持种养大户的发展,对年交税达到一定数额的种养大户,实行税收返还。三是达到四个目标

8、。通过对种养大户的培植,使这些种养大户在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一,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第二,在农民致富奔小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