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ID:5901129

大小:1.7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1-13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_第1页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_第2页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_第3页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_第4页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含义道路系统包括各种等级的道路、交叉路口和交通管理设施。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道路系统、流量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流量系统包含行驶在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及行人。管理系统指管理交通网络和流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交通方式综合性五大交通方式在此交汇、转换,城市交通系统以道路交通为主,同时设计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转换与协调。研究对象复杂性除了考虑载运工具及其交通基础设施外,还要考虑交通系统的参与者(行人、自行车、公交、摩托车、小汽车等)研究目

2、标多样性是交通工程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有五个方面研究内容: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中国交通运输的特点(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城市道路密度、人均道路面积率相对较低;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薄弱。(2)道路交通流机非混行由于机非混行导致机动车车速一般较低,而交通事故率也相对较高。(3)城市居民出行结构复杂出行方式除了步行、公交车、自行车外,还有出租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等出行方式也占有一定比例。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人均道路利用率最高、消耗资源最少、环境

3、污染程度也是最轻的大众交通方式。(2)适当控制自行车发展大多数城市自行车出行占总出行的50%以上,若适当控制自行车发展规模,引导自行车出行量向公共交通转移,可大大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3)协调发展私人小汽车(4)有计划发展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系统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Rail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Bus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被人称作“地面上

4、的地铁”。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特点: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组成专用路段:通过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先进的车辆:配置大

5、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设施齐备的车站:提供水平登乘、车外售检票、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车服务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采用直达线、大站快运、常规线、区间线和支线等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车辆定位、实时营运信息、交通信号优先、先进车辆调度,提高快速公交的营运水平优势乘客节省时间:乘客节省时间乘客节省时间是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最主要收益。乘客

6、乘坐快速公交系统系统的出行速度要比乘坐当前的公交车快得多。舒适和方便性:除了节省时间外,快速公交系统乘客的乘车体验也会得到极大改善:乘客不再像以前一样,在日晒雨淋下候车;快速公交系统的车站十分宽敞,车站尺寸按乘客人数设计。乘客不会像以前一样,在狭小而拥挤的站台候车;安全性得到提高和改善:由于采用水平上下车,上下车变得更容易;乘客不必再翘首以待下一辆车。下辆车的到站信息和线路号码都会在电子站牌上显示出来。快速公交系统系统将根据目的地不同,合理安排线路停靠不同的子站。这意味着(不像现在这样)乘客可以在

7、同一个子站等候那些目的地大方向相同的线路,可选性更强;快速公交系统车辆内部十分宽敞和舒适,上下车更加方便和快捷。其他优势: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可以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并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相比轨道交通可以节省巨额的投资建设费用。可以平衡城市交通方式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道路及其分类;交叉口及其分类;停车场;道路交通隔离设施;城市交通载运工具城市道路及其分类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快速路的出入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8、规范》(GB50220-95)的规定,可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平面交叉口间距应在800-1000m为宜,主干路上不应设置公共建筑物出入口。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作用。支路:是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交叉口及其分类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两种。平面交叉口:是指各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程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