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doc

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doc

ID:59036645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29

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doc_第1页
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doc_第2页
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评析物理教研组孙安平导读  2016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今年理综物理部分在试题和分值上有哪些变化和亮点?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试卷总体评价  今年的全国一卷理综物理部分的试题在题型和分值上与往年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单选与多选题的数目以及部分题目的分值调整,但总体来说物理部分仍保持110分不变,大的模块上的分值也仍保持一致:14-17题为单选题,分值为每题6分(相较去年少了一道单选);18-21题为多选题,分值为每题6分(相较去年多了一道多选);22-23题为实验题,分值分别为5分和1

2、0分,仍为一道课本实验一道设计实验(相较去年小实验减少1分,大实验增加1分);24-25题为计算题,分值分别为14分和18分(相较去年的12分和20分);选做题为选修3-3,3-4,3-5模块任选一道,满分15分(与去年相同)。  全国一卷以维稳为主,全卷的出题风格完全符合考纲及大纲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基本上绝大多数题目的考察形式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形式,做起来也会显得得心应手。但细细看来却会发现,即使是以维稳为主的全国一卷,仍有少部分题目紧贴高考改革的“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及“重点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

3、解”的要求(比如实验题的23题要求设计一个“报警装置”),可见高考改革的要求已经逐步渗入近年的高考中,不仅是对于面临高考形式大变革的2017年之后入学的高中生,对于2016年之前入学的高中生仍然要时刻关注新高考形式下题目本身的变化。  试题具体分析  知识模块  2016分值  2015分值  经典力学  47  50  电磁学  48  45  从模块分值来看,必做题的95分部分,经典力学和电磁学仍各占半壁江山,并无明显的变化。  题号  题型  分值  模块  知识点  14  单选  6  电磁学  电容  15 

4、 单选  6  电磁学  复合场  16  单选  6  电磁学  变压器  17  单选  6  经典力学  万有引力  18  多选  6  经典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19  多选  6  经典力学  受力平衡  20  多选  6  电磁学  静电场  21  多选  6  经典力学  运动图像  22  实验  5  经典力学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3  实验  10  电磁学  电路实验  24  计算  14  电磁学  电磁感应  25  计算  18  经典力学  能量综合  33  选做  15 

5、 热&气体  34  选做  15  波&几何光学  35  选做  15  光电效应&动量(流体)  选择题  整体看来并没有太大的新意,都是常见题型的考察,甚至很多题目都能看到往年成题的“影子”,给我们强烈的“亲切感”,比如14,16,18,20,21题,都是同学们平时做题的时候比较常见的题型,但部分题目涉及的计算量仍然略大,比如15,16,17题。值得一提的是选择题的19题,考察的是多体平衡问题中的动态分析问题,由于题目的情景比较复杂,所以只要求进行定性分析并不要求定量计算,这也和上文提到的“重点考查物理基础知识、

6、基本概念的理解”的要求相符合。  实验题  仍延续了去年的形式,一道课本实验,一道设计实验,可见现在物理学科对我们的要求是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实验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我可以大胆的预言,这应该是全国一卷对同学们今后的必然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掌握考纲要求的实验,还要掌握每个物理概念的推导和思维过程,并对演示实验的思维过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见到新的实验形式时从容落笔。  计算题  延续了去年的电学在前,力学在后的形式,最后一题考察了力学综合体系,题目包含了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竖直面圆

7、周、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的考察,计算量较大,对同学们经典力学体系的知识逻辑有着较高的要求。  选做题  整体难度不大,3-3考察了热力学定律和气体、3-4考察了机械波和几何光学、3-5考察的是光电效应和流体问题,其中气体、几何光学、流体三道计算题目对同学们的核心概念的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  备考建议  总的看来,今年的全国一卷无论从题型、考察内容、难度上均没有较大的突破,但部分有新意的题目仍然紧贴高考改革的“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及“重点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的要求,这也是全国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  我

8、希望在这里提醒各位高一、高二的同学和家长,对近年的高考试卷一定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不需要去掌握具体题目怎么做,主要是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早做打算,方能从容应对高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