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ID:5905435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8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生静脉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吴兴碧(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重庆涪陵408000)[摘要]静脉输液是护生《护理学基础》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较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获得安全和有效治疗。笔者目的是探讨在静脉输液的实践教学中,分析和总结护生容易发生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避免技术性事故的发生,也增强护生自信心,提高输液质量。[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生;问题;对策1排气一次性成功率低1.1忘关调节器导致茂菲氏滴管下端产生大量的空气挂瓶之前忘记关闭输液器的调节器,液体快速间断进入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导致滴管下端产生大量的空气。静脉输液排气有关闭调节器和不关闭调节

2、器两种方法。护生初期练习此项操作,我校统一示教先关闭调节器排气法。在教学中教师示范并详细讲解排气方法。要求护生在真人静脉输液操作前通过看教科书、看操作视频、认真观看教师示教熟记静脉输液操作程序,掌握技术要领,只有熟记操作程序,护生在操作过程中才能心中有数,沉着应战。1.2排气动作不到位导致茂菲氏滴管下端有气泡挂瓶后倾斜茂菲氏滴管成135°~150°角,挤压滴管,让液体顺滴管壁流下,当滴管内液面达到1/2~2/3时,打开调节器。排气过程中茂菲氏滴管呈倾斜状,液体先流经茂菲氏滴管或液侧表面,能间断达到缓冲其冲击力的目的,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1]。1.3二次排气时从过滤器里

3、出现小气泡进入头皮针软管在排气过程中将终端过滤器及乳头垂直向上,当液体到达终端过滤器之前,调慢滴速,让液体缓慢的充满终端过滤器后关闭调节器。将终端过滤器及乳头垂直向上利用空气密度小的特点,让液体缓慢均匀推动空气排出,可防止过滤器里残留空气而导致二次排气时头皮针软管里出现小气泡[1]。2扎止血带力度和时间掌握不当扎止血带是能够保持静脉有良好的充盈度,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是保证一针见血的关键。扎止血带的力度和时间长短对静脉血管充盈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护生扎止血带力度掌握不好,或者扎好后不能很快确定好穿刺点,犹豫时间一长,患者的手就会变得青紫并感觉麻木,血管也看不清。止血

4、带压力在10.7~16.0kPa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到最佳状态[2];扎止血带40s~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时间[3]。为使静脉穿刺时浅静脉充盈度达到最佳状态,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以感受松紧度和分辨血管外观变化情况;课后带上止血带回寝室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扎止血带的最佳效果。3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不高3.1选择血管不恰当护生在选择穿刺血管时不能正确的评估血管的情况,选择的血管不清晰,进针点定位不准确。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认真选择好血管是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学生第一次静脉穿刺要选较粗、较直、充盈度好、且易固定的血管,容易成功。3.2未恰当绷紧皮肤穿刺时护生没有绷紧或

5、者过度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导致血管易滑动或者血管变扁平,使血管充盈不够、不易暴露;或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时未绷紧皮肤,导致针头穿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所以穿刺时嘱患者手自然放松,操作者左手除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从下方握住患者的手,使患者手背隆起,手掌呈空心状态,拇指固定血管远心端皮肤,绷紧皮肤的程度视血管粗细,位置深浅,是否滚动而定,过度绷紧皮肤反而使血管腔被压瘪,针尖易穿透血管壁致穿刺失败[4]。绷紧皮肤的拇指应低于掌指关节,以免影响进针角度。3.3持针手法不妥多数护生喜欢采用上下面持针法,即右手拇指和食指握针柄,造成进针角度较大,进针角度和力度不好控制,导致穿刺

6、不成功[4]。而“三点式”持针穿刺的成功率较高[4]。即右拇指及中指前后平行持针柄,右食指抵在针柄上方固定针柄,针柄被拇指、食指、中指三点牢牢固定。真人穿刺前发放针头给学生练习持针的手法,教师巡回纠正,要求人人过关。3..4刺入血管方向或者角度不对护生在穿刺的过程中,偏离血管或角度不对而不能刺中。真人穿刺之前可在仿真模拟手臂上反复练习持针手法、进针的角度、进针的方向,感受进入血管的落空感。真人穿刺时若未穿刺到血管,应安抚学生的心情,指导将针退回少许,仔细探明血管的方向,再沿血管走向潜行刺入血管,必要时教师辅助完成。初次穿刺成功,可增强护生以后穿刺的信心[5]。4缺乏拔

7、针技巧4.1拔针致痛感明显拔针之前就紧压针眼处;拔针时持针不稳,针尖在血管内晃动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为防止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壁产生刺激性疼痛及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正确方法是:一手拇指轻轻放在需按压部位,另一手拔针。在针头拔出刚要离开皮肤时,拇指将敷料下针眼迅速压住。4.2拔针时头皮针软管里有回血拔针时由于关闭调节器时间稍长,头皮针塑料管里回血。拔针时不关紧调节器,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针尾软管处,拉直针头,快速拔针,可有效的降低静脉回血的发生率[6]。4.3拔针后皮下淤血拔针后按压方向不正确、按压时间过短、揉搓等导致皮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